佛弟子文库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大安法师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那第四就谈精进问题。福德积到一定程度后,要再有出世间的功德,就要谈禅定和智慧了。要修禅定和智慧,如果没有精进,那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发菩提心之后,重要的要素就是精进,不放逸。在六度当中讲,精进一法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能出生一切的诸法道,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世间要干件事业,要做个学问,如果没有精进,也做不成,而且精进能够调动我们多生多劫的福德的善业的种子。由于精进的善德,使往世的种子能够启动起来。那这个发菩提心的人为了救众生,他必须精进。常精进菩萨,为什么叫常精进?他就为度一个众生,生生世世随逐这个众生,一念都不放弃。那如果没有这种精进心,就很难去实施度众生的这样的一个事情。

可能一段时间很精进,这还有点轻安法喜。一段时间一放逸——放逸的情况就是好吃懒做,喜欢睡觉,睡在床上多舒服啊,不想起来呀,睡累了左边睡右边,再看看外面风景很好,逛荡逛荡,东张西望一下,那就散乱。

这种情况,他的烦恼就会现前,业力烦恼的种子就会出来。这一出来,他就必然要犯戒,这一犯戒就更麻烦。所以,一切的恶业都是由于懈怠放逸。表明懈怠放逸就像乌云,能够遮盖明净的智慧之日,能够吞灭你现世和往世的功德,能增长种种不善之法。

所以懈怠放逸之人虽然今生好像占了一点小便宜,人家都出坡了,他在寮房里面睡觉了,好像占了点小便宜,但是以后就要受苦了。那懈怠放逸一来,就没有勇猛之心。这没有勇猛之心,很麻烦,因为修行是面对自己的烦恼的。这个烦恼,有时候叫百万魔军。如果你没有那种突围的勇猛,就是一个武士、勇士的勇猛精神,是突围不出去的,那层层把你包围。

经典当中常常讲,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的气概,一个人要跟一万人去战,靠什么战?这时候在气势上得要有浩然正气,漠视一切。这时候,就是一把金刚王宝剑,就冲,直到生命终结为止。要有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在这个时候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他已经做了死的准备了。

一个人把死放弃了,不害怕了,没有杂念了,这时候他内心的力量才能出来。一个能够突围的人,是他内心的那个力量出来,杀开一条血路出去。要么你怎么出得去啊?所以要精进不放逸,这种勇猛精神一定要出来,才可能从三界轮回里面侥幸地杀出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待人处世的「三好四给五和」

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四给:给人信心、给...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

【佛教词典】能施太子

(本生)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

【佛教词典】五种不女

(名数)五种不男之外,有五种不女:一螺,二筋,三鼓...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陶石梁禁演淫戏文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乐章也。每演戏时,见有孝子...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

不为明日而忧

刚才来了位信徒。 她带着小孩,有点忧心的样子。一见...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