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大安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39愿)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我国土中的天人所享受的快乐,如同烦恼灭尽的大比丘(阿罗汉)所受的快乐。如果这一愿不能兑现,就不取正觉。

九法界众生悉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然何为真实快乐呢?业力凡夫追求的是感官快乐,以获得精美之色声香味触为乐。然此五欲之乐会变化,因能感之心是生灭法,所感之五欲外境会变异。所谓乐极生悲,苦尽甜来。是故,吾辈凡夫享受的这种快乐并不真实,属于外乐。

从修道的层面来说,有四禅八定的内在快乐。这种禅定状态乐受超胜于感官快乐,其质量和持续时间更为高妙长久。然此快乐亦属心意识范畴,不能恒久,纵然安享非想非非想定乐,八万大劫后还是会堕落轮回,并不究竟。

另有一种是法乐——法性之乐,这是从自性清净心所生起的乐。阿弥陀佛称性肇立此愿,即是惠予国中天人真实的快乐,这种快乐超胜于世俗的外乐与禅定的内乐,乃是法性之乐,比喻为如同漏尽比丘所受的快乐,即是见思烦恼断尽之阿罗汉的快乐。

“漏”是指烦恼。此漏有多义,兹举六义。一者漏有留住义,令众生滞留在三界。我等众生由于有无明烦恼,就会从六根门头漏泄过患,造诸恶业于此三界轮转不休。二者漏有淹贮义,令更多的业力种子被储存。每天妄想纷飞,都是给阿赖耶识储存业力的种子。三者漏有流派义,六根门头就会流出烦恼。六根追逐六尘,眼根希望看美好的颜色,耳根喜欢听美妙的声音……由此就会流派烦恼。

四者漏还有禁锢义,众生被烦恼禁锢在轮回中。五者漏有魅惑义,烦恼能够变换种种形态,魅惑身口意去造业。六者醉乱义,烦恼能让人像喝醉了酒一样,无惭无愧,颠倒放逸,以恶为能,不知羞耻。可见,漏即是我等众生痛苦的根源,轮回的根本。由于有烦恼在,吾人一辈子不得快乐,镇日忧愁逼恼,偶尔有点欢乐微笑,很快又消逝,乌云密布,可谓苦海无边。

我等众生自性本具快乐(即涅槃四德之乐德),然被烦惑所覆盖。阿弥陀佛从本源上解决,令往生者断除烦恼,一切流注、贪爱、五盖、缠缚全都断尽,心得好解脱一断爱染;慧得好解脱一断见惑。经云:“自然德风,徐起微动……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阿弥陀佛愿力流现的“德风”,有着甚深般若的内涵,能令往生者以无所得为方便,无取无舍,无住无着,旷荡念道(毕竟空),无他之念,无有忧思,自然无为,虚无空立,淡安无欲。入空无相无作三昧,又能作得善愿,尽心求索,不住无为,不尽有为,长与道德合明,恒与真如相应,清净定安静,乐之无有极,善好无有比。

《无量寿经》描述的净土天人圣众所安享的法性之乐,乃是九法界众生最胜最尊最妙之快乐。亦是内在法性涅槃之乐的彰显。阿弥陀佛以大慈愿力加持,令国中天人未证涅槃而得涅槃乐,亦是将佛地果德无条件的恩赐。我等苦恼众生,亟须领受这份恩典,往生净土,安享这份真实的快乐。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莲池大师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师亦曾偈赞莲祖:世竞贵奇特,师专守平常。人...

没有「愿」来作导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众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则当中轮回,是业力所感,是不...

【佛教词典】十种衣

指比丘众能着用之十种衣服。从形状区别,称为三衣或五...

【佛教词典】誓扶习生

(术语)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于通教十地中第...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推荐】理直要气和,得理要饶人

人性本善,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善良本性,但是在尘世中...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