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印光大师  2019/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光所说之意旨也。夫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耳。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犹不肯依能了者而为之。岂非担麻弃金,自贻其咎乎。

参禅纵能大彻大悟,如五祖戒,草堂青,真如喆,断崖义,尚不能了。而再一受生,反致迷失,较前为远不能及,况吾侪乎。某某和尚,虽于禅门知所向方,犹未打破禅之区域。故不能令阁下息心念佛。

意谓一悟即便无生死可了,亦无涅槃可证耳。不知纵悟到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地位。依旧仍在生死中不能出,在涅槃中不能证。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甚难甚难。

况汝既看此一念落在何处,当时时专一看此念之落处。除此之外,皆不理会,直如怨家相寻,不肯一瞬失照,令彼走脱。必欲直下捉得,令其丧身失命而后已。而说出此念来时,种种境界,遂将看落处全体丢开,而以现出之境界为心得。不知此种境界,虽由静定而发,实为参禅之障。

何以故。以忘却穷究此念落处,而以幻境为得故。且此境界,夹杂炼丹家之境界。阁下殆先曾用过彼之工夫,今由静定而发现耳。倘以为得,后来尚有著魔发狂之虑在。阁下不知全体抛却,尚企常久。以不能得,为之椎心警呵,岂非认贼为子,令守家业乎。

复何槐生居士书

白话译文:

接到你的书信,知道居士有向上参究,开悟明心的志向。然而不知法门的所以然,以及时节根机。纵然曾经读我的《文钞》,也没有体会我所说的意旨。修行用功,原本是为了生死。倘若用功而生死不能了,还不肯依照能了生死的法门而修的话。岂不是担起麻绳而遗弃金子,自己留给自己过咎吗?

参禅纵然能够大彻大悟,如五祖师戒禅师,草堂青禅师,真如喆禅师,断崖了义禅师,尚且不能够了生死。而再一转世,反而导致迷失,比起前一生,就远不能及了,何况我们这些人呢?某某和尚,虽然对于禅门知道方向,还没有打破禅宗门派的区域。所以不能够令你息心念佛。

认为说,一开悟就没有生死可了,也没有涅槃可证。不知道纵然悟到没有生死可了,没有涅槃可证的地位。依旧仍在生死中不能出离,在涅槃中不能证得。末世众生,依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很难很难。何况你既然看这个“当下一念落在何处”,应当时时专注一心,看此当下一念的落处。

除此之外,一概不理会,就如同找寻怨家,不肯一瞬间失去观照,令他走掉逃脱。必定想要直接当下捉到,令他丧身失命而后才停止。而一旦说出这一念来时,所得的种种境界,于是将看这一念当下落处就全体丢开了,而以现出的种种境界当成内心所得。不知这些境界,虽然是由止静定功而发起,实际是参禅的障碍。

为什么呢?因为你忘记了穷追不舍这当下一念的落处,而以所显的幻境认为有所得的缘故。况且这些境界,夹杂炼丹家的境界。你大概以前曾经用过炼丹家的工夫,现在由于静定用功而显发出来罢了。倘若认为有所得,后来还有著魔发狂的忧虑在。

你不知道将这些境界,全体抛开,还企望恒常永久。以不能够常常得到这种境界,而捶胸警诫呵责自己,岂不是认贼为子,令贼来守护自己的家业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推荐】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念佛法门必须要修当前一念才能往生吗?...

念佛没有巧路,靠的是老实念佛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星云大师《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信徒: 我很荣幸能在台湾宣扬佛教多年...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佛教词典】十八圆净

(名数)又名,十八圆满,是报身佛之依持圆净也。一色...

【佛教词典】往生拾因

全一卷。日本永观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谓称名念...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李靖箭射文殊普贤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

神通究竟何价

有二位师兄弟结伴同行,到各个名山去参学,希望得到名...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有八种话不能讲

古人说:覆水难收。讲话就像泼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