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

大安法师  2024/07/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无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属凡夫,而因生无生,故云即凡成圣。就路还家,潜超密度,难思难议,故云通玄。倏尔转移,如平地升仙,白衣骤贵,故云换骨。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岂不大可哀哉!——《弥陀疏钞》

莲祖于此疏文,精辟阐释“事相宛然往生”与“体性契证无生”之性相体用关系。昔天衣怀禅师开示净土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由此二句可开出四句料简:一者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夺境不夺人);二者去则决定去,生则实不生(夺人不夺境);三者去则实不去,生亦实不生(人境俱夺);四者去则决定去,生亦决定生(人境俱不夺)。以此四料简彰显生与无生遮照体用之玄义。

天衣怀禅师进而又以四句譬喻,晓明“生而无生”之偈义:“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省庵大师曾注释此喻云:净业行人五阴身心,喻之为“雁”。现前念佛之心,本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喻之以“长空”。这一期业报身,不久即灭,故称为“过”。幻质虽有生灭,念性元无生灭,故名“雁过长空”。西方清凉国土,离诸热恼,故名“寒水”。此方念佛,彼土宝池莲华开敷,精勤与懈惰才分,莲华荣枯顿然别异,故曰“影沉”。此土五阴灭,彼土莲华生,文成印坏,曾无前后。此“雁过长空,影沉寒水”上二句,可喻显“生则决定生”之句义。

又下二句:“雁绝遗踪之意”,此喻明众生不往。“水无留影之心”,此喻明诸佛不来。何以故?若有去者,即有程途;有程途,即有时分。云何此土灭彼刹生,间不容发。又若有来者,即有足迹;有足迹,则此有彼无,不能周遍。云何十方应现,接引同时。当知法性如是,非有非无。西方实有行人化生之身,但求其往生之相,本不可得,故言不去不来。此二句喻显“去则实不去”之句义。此四句喻,理事圆融,性相不二,生佛感应,妙德难思。

净土法门“指方立相”之善巧施设,意在导引一切众生信愿称名,感蒙佛力,入净土之有,得实相之空。业力凡夫因往生而契证无生法忍,成为阿鞞跋致菩萨,故云“即凡成圣”。起初一念无明妄动,旷劫轮回,最后是一念相应,得阿弥陀佛愿力光明摄受,回归极乐故乡,领略自性本地风光。颛蒙念佛,暗合道妙,巧入无生,顿然度越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苦海,安享大涅槃之常乐我净,是谓“就路还家”。

念佛法门至简至易,所得果报又究竟圆满,一超直入如来地,可谓“通玄秘诀,换骨神丹”。通玄,意谓一心念佛,捷登胜乐国妙峰山顶,直踏毗卢遮那顶上行,领略劫外风光。向上一着,不可思不可议。我等凡夫,但凭六字臻此玄境,故云六字洪名,乃入大涅槃城之秘诀。

又我等众生,信愿念佛,全摄佛功德为己功德,香光庄严。为诠显念佛往生,转凡成圣速度之快,莲祖于此援引二则典故用作阐明。一者“平地升仙”。东晋许真君(许逊)获传《三清法要》,修仙功深,不仅自己羽化能自在升天,同时举家四十二口以及鸡犬,拔宅上升而去。(转引自《太平广记》卷十四)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者也。二者“白衣骤贵”。虞舜原是一介躬耕(山东)历山的农夫,由于纯孝之德为唐尧所信任,禅让天下于他,一个农夫骤然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以此二则典故,喻指六字洪名如换骨神丹,能令业力凡夫当生往生极乐,圆成佛果。

证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乃是疾速直达佛之玄境的秘密口诀,是转凡骨成圣体的神丹妙药。奈何一类宗门教下之行人,却“舍秘诀而耕空言,弃神丹而服狂药”。这是莲祖对当时教内普遍存在的弊端的针砭。时至今日,乃缕缕不绝。云何二种弊端?一者,教下之人,舍弃六字洪名的持念,皓首穷经,寻文索义,欲做大通家。名相概念,条分缕析;升座说法,亦口若悬河。然凭自力难以止观断惑,又不念佛仰靠佛力。自力佛力两边无靠,腊月三十到来,昔日文字功夫,皆派不上用场,依旧手忙脚乱,随业流转。是为“舍秘诀而耕空言”。

二者,一类宗门禅和子,一向轻视持名念佛,推崇直指之禅,顿悟成佛,空腹高心,目空四海,口出狂言。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下即为佛国,何用求生他土;即心即佛,何必持念他佛。甚或驾言,上无诸佛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无别净居及金色相。不汲汲求生极乐净土,而醉心于捕风捉影之禅,师心自用,邪知邪见,贻误自他。是为“弃神丹而服狂药”。

上述宗门教下行人,自古迄今,不胜枚举。大多固步自封,说得头头是道,亦会拈提颂古,乃至种种机锋转语,但求口滑,于生死岸边了不相干。虚度一生,滞留三界,流浪生死,可不哀哉。细味莲祖悲心,但愿现时及未来一切佛门行人,远离教下“耕空言”与宗门“服狂药”之痼疾,老实持念六字洪名之秘诀神丹,一心归命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稳坐大愿船,度越生死湍流,抵达极乐彼岸。因往生而疾证无生,究竟成佛,何庆如之。

最后敬录蕅祖一偈:“服尽轩岐百草丸,阿伽一味信神丹。五宗八教横罗列,未死偷心孰肯餐?”(《大势至法王子念佛三昧颂》)与诸净业同仁共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真为生死来学佛

我们学佛是为什么?是真为生死来学佛。对于佛教徒来说...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舍咒来念佛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四十八大愿——(第16愿)国中无不善名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我...

净宗十祖-截流大师

1.生平 截流大师(公元1628一1682年),讳行策,清初顺...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佛教词典】三归加语无非叹德

子题:归依佛无上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归...

【佛教词典】悬镜

(物名)悬置佛堂之镜。经中譬镜于佛智也。...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童子欢喜以花献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天,和比丘们...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圣严法师: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会由于迅速转型而隐藏了种种危机,总括来说有以下三...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星云大师:一半一半

我们经常看到报章杂志上将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半:自由...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