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净界法师  2025/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虚云老和尚在他的传记里面讲一件事,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修行是怎么样。他有一天在禅堂打坐,他坐的时间相当长,突然间一念地相应,他内心一片的清净。因为古代的丛林它禅堂跟寮房距离是很远的,但在清净当中,他能够遥闻,在云水寮里面有很多刚来的行脚比丘在那边聊天。

他在禅堂,离得非常远,却听得清清楚楚。而且他关键是什么?他能够从声音判定这些行脚僧过去是修什么法门,他们聊些什么事情,这些行脚僧来这个地方干什么,未来有什么计划,他全部地从声音就能够知道他的过去、现在、未来,了了分明。

而且更重要的是,虚云老和尚讲这一段的时候说,他听到这些声音,他的心还是一样,明静不动,明了寂静,他不动。而我们一般人知道别人隐私的时候,我们开始打妄想了。所以虚云老和尚是中道实相,他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说,我们从他的果地可以知道他的因地,他能够遥闻诸声音,而不坏耳根。

所以诸位!什么叫都摄六根?就是把六根的攀缘心给收起来,这就都摄六根了。不是说你跑到深山去叫都摄六根。你跑去深山,你整天看那个鸟在那边跑来跑去,还是在那边攀缘。你根本没有都摄六根,你只是换个所缘境,你的攀缘心还在。

重点不是你在什么地方,重点是你的心地法门,你是不是回光返照。你要向外攀缘,你就是跑到深山,你还是问题重重,你还是坏耳根。所以,都摄六根的重点不在关闭六根,是把六根里面的攀缘——那种强力胶,把它给收起来。这样子的话,外面的声音对你根本就不产生伤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

目犍连-神通第一

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如果有功夫的话,哪还有个情色动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

【佛教词典】一实无相

指究竟、绝对不二而远离一切虚妄相之真理妙体,此即诸...

【佛教词典】生支

【生支】 p0473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讲记

这篇重要的开示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

佛弟子们都会问的27个问题

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师答:那是你...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性相二宗之争

【原文】 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

为什么五地叫极难胜地

己五、极难胜地 分二:庚一、问;庚二、答 庚一、问 何...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

出家的真实义

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