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大安法师  2025/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好,请看这一段。我们在解释这个《四料简》之前先了解什么叫禅?什么叫净?什么叫有禅?什么叫无禅?什么叫有,什么叫无?这个禅,禅就是佛心,就是我们的妙明真性、真如。什么叫净?净就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所以这里面有两个概念要搞清楚:禅与净土,这是从教和理的角度来看。教和理在佛那里不增加一点,在凡夫这里不减少一点,常恒如是。那么有禅和有净土,这是从根机和修行的方法来说。众生修行的根机一定要修他应机之法,那么这个应机之法也是从教里面生出来的,教又是从理里面流现出来的,依教修行,修行到究竟,就能证到理体。

所以有禅和有净是从门庭施设来看,如果从教、从理上来看,禅和净土也是不二的: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这是教理。但是从下手工夫来看,禅,要从空门进入,一法不立;净,从有门入手,指方立向。这个我们要搞清楚。

那么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我们来看这段。什么叫有禅?有禅不是坐坐禅堂,或者参参话头就叫有禅的。有禅一定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叫有禅。什么叫有净土?有净土,不是念几句佛求人天福报,或者求下辈子多点钱用,这不叫有净土。一定要深信切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才叫有净土。

如果一个修行人在禅宗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又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就像戴角虎,虎本身很有威,又戴上角,那就所向披靡了。这样的人又能够通达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教法,现世就能够给众生做导师,应以何种法门来施设,就给予何种法门来施设。那么来生,由于他大彻大悟、往生净土、上品往生,一往生就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就能够分身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所以来生作佛祖。这是永明延寿大师所期待上根利智者的这样的根机。

那么下面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就是他也参禅,但是他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虽然没有开悟,但是他有深信切愿求往生的心,这样的人能够蒙弥陀愿力加持,一万个人修行,一万个人去。如果他到了西方净土花开见阿弥陀佛,他见到的就是自性佛、自性弥陀,到那里去还怕开不了悟吗?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开悟的境界,都是涅槃的境界,都能迅速地让我们悟明心地。所以说念佛一法“万修万人去”最先从永明延寿大师那里提出来的。永明大师也是号称是弥陀再来的一位祖师。

第三个偈子: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个有禅,就是他在宗门当中参禅有悟——开悟了,但是他并没有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所以他没有求生净土的心。那这种人会怎么样呢?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要“蹉路”。蹉是蹉跎,现在讲的耽误、耽搁。为什么会耽搁呢?虽然他开悟,开悟不等于了生死啊!不等于证啊!在凡夫地他可以明心见性,见解与佛同齐,但是他的见思惑没有断,还是免不了要轮回的。

所以临命终时他的阴境,就是中阴境,多生多劫的业力在阿赖耶识所显现,种子现前的中阴身一旦现在面前,就随着业力最重的种子去轮转了。[瞥尔随他去],就是随着这个中阴身的境界去投生了。所以禅宗很多开悟的人,转生的后身在记载当中都有。比如五祖寺戒禅师,也是开悟了的禅师,他转生成为苏东坡,大文豪;草堂清禅师,转生为曾鲁公;还有等而下之的,转生为施主家里的女儿;甚至等而下之的,转生为朝廷的奸臣。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啊!

有鉴于此,祖师就苦口婆心啊。你有禅无净土,很麻烦呐。自古以来那些明眼的禅宗大善知识有鉴于开悟并没有了生死,怎么办?就好像你得到一个珍宝要找一个稳妥保藏、保存的地方,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吧。你这个坯子没有经过窑里烧,经不起风雨。所以禅宗大善知识开悟之后,他对于西方,求往生西方,是万牛莫挽的。如果一个开悟的人说他还不愿往生西方,那保管老兄欠悟在。所以用这个偈子来激扬那些禅宗行人,求往生西方净土。这并不是贬低禅宗,不要这样去理解,这是对禅宗行人一种苦口婆心、一种大慈悲心的开显。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个无禅无净土啊,不要理解为世间不闻佛法、造业的众生,不是指这个,是指修行人。闻到佛法他来修行,他修,修点禅宗吧,又没有开悟;修点净土吧,又没有深信切愿、厌离心。但是他还在修行,他还在布施、他还在做福德,他也在持戒,他也打打坐、诵点经,但是他两边都靠不上,就叫无禅无净土。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呢?他借助今生修行的这种功德,下一辈子就得大福报,或者做大官或者有大富贵。

诶,他由于这个禅净都靠不住,智慧缺少嘛,所以一转生到大富贵的情况下,他就会迷失。这个原来修行转为大富贵的十个人里面难得有一个两个能够继续修行的,他都会迷。他一迷的话又有他享受五欲六尘的条件,又有作恶的条件。所以呢,这个钱不是好东西的。钱字旁边两把戈啊!不仅使我们现在的生命受到威胁,尤其使我们的法身慧命被这两把戈给截断了。所以借助他的荣华富贵,他造作诸恶,下一辈子就是铁床并铜柱了。铁床是他杀生多啊。现在有钱的人他要吃海陆空啊,活的东西呀,他杀生很多。如果一个穷人、下岗的人他没得吃还杀不了那么多生呢。他有钱什么生都能杀。所以以后就第三世下地狱,那个钉子床让你躺在上面,然后上面两个鬼在上面锯……你杀动物,天天剁肉,到了地狱里面也被别人剁啊。

你在那个火锅里吃那些活的鱼啊、虾啊什么的,等到你到地狱里面去,你也到油锅里面被那个沸腾的铁水在那里煮啊,一报还一报。所以杀生都是铁床。铜柱就是他的淫欲心重,那个铜柱烧得非常赤热的,高温,只要人一碰上去就会烧成焦烂。谁也不敢上去。但是对于淫欲心重的人,他必然要受地狱果报的。铜柱在他眼里就是美女,一看美女他就拥抱,一拥抱就全身烧焦,烧焦被业风一吹,他又看到,又抱过去,万死万生,这就是铜柱。遭受这样的苦报,就是由于杀生和淫欲啊。这是代表人造业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在地狱里面受罪是万劫与千生啊,动经无量劫啊,没个人依怙啊。在地狱里面遭受铁床、铜柱等等罪苦,还有十八阿鼻地狱,五百小地狱等等,大家去看看《地藏经》和其他经,就知道那地狱的苦真是苦不堪言。

地藏菩萨很慈悲。不仅地藏菩萨,还有很多佛菩萨都在地狱里面教化众生,救度众生。为什么还“没个人依怙”呢?这些佛菩萨到地狱救度是很慈悲,但是这些地狱众生的业障很重,他接受不了这种救度啊。你让他念阿弥陀佛,他连阿字都念不出来。大目犍连到地狱救他母亲,端了一碗饭给她,但是到他母亲手上就是焦炭了,她不能吃啊。这就是她的业障啊。由于她的罪业的障碍,使她不能得到教益,不能得到出离的利益,这就是“没个人依怙”。那你看这样的偈子所传达的这种理念,跟佛教大乘经典是非常吻合的,也把净土特别法门和通途教法的那种异同,辨别得非常好。

所以在这里也特别要周孟由、周群铮两居士,对这个《四料简》高度重视。现在我们也常看到一些宗门的人,还是抱着原来那样的知见,有时候也很难跟他去辩论了。门庭之见太重。从谈玄说妙的角度,我们说禅宗有它特别优胜的地方,问题是现在众生的根机是什么呀?莲池大师说,这个大彻大悟者他要有什么样的善根呢?要三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这样的基础。你要有做三次皇帝的福报,还要有做九次状元的文才,这样累积起来,才能大彻大悟。那么要求现在的末法众生,就太难了。

所以从对机来看,我们一定要对“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个偈子要全身心靠倒。我们也不求开悟,我只求往生。我虽然业障深重,然而仰靠弥陀慈悲愿力的加持,我能万修万人去嘛。我是当来见佛嘛,到西方极乐世界华开见佛嘛,那不仅是一般的开悟了,那是悟证同时,马上就是阿鞞跋致了。阿鞞跋致菩萨,不退转的菩萨,很快就能分身无量的身,遍尘刹地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们要仰承这个偈子来依教奉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何为三禅?它有哪五种功德?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问: 回向和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大安法师答: 回向和...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佛教词典】末弟

(杂语)本师之对。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

【佛教词典】现前地

【现前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六地。此...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大安法师:临终昏迷是否能往生

问: 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 大安...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