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净慧老和尚  2015/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上就是看其轻安的程度怎么样。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每天看到老和尚的生活起居,作息饮食,都是非常有规律。他每天洗脸的动作都是那个样,不会改变一点。每天洗脸都是那几把,都是那一点水,都是那一个固定的动作。而且用的是一个小脸盆,不会把水溅在地下。从那些很微细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一个禅者的生活艺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洗脸,洗完脸就打坐,每天都是那个样,生活规律不会乱,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生活好像是刻了板一样,每天必须有秩序地做那几件事情。

生活越简单,我们的心地就会越单纯;心地越单纯,获得轻安的机会就越多。凡是生活很乱的人,基本上都是心粗气浮的人。心粗气浮的人肯定与轻安没有缘。轻安是和那些生活有规律、很文静、很和畅、很柔顺的人有缘。

老和尚走起路来,尽管他那些大年纪,穿的鞋并不是很跟脚,但是他走路鞋不会拖在地下响,不会有响声。脚总是能够抬起来。轻抬脚,轻放脚,不会使鞋拖得响。鞋在地上拖,一是有声音,一是鞋容易破损。最重要的还有一条,如果你脚下踩到蚂蚁的话,你的脚轻抬轻放,蚂蚁踩不死;要是鞋在地上拖一下,蚂蚁拖死了。所以举足下足,直接关系到爱护生命、培养慈悲心。

老和尚吃饭,每餐定量,不会这一餐多吃一点,下一餐少吃一点。只要他身体健康,身体正常,进食都是定量的。进食定量对于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的消化系统的功能,每天能够有多大的工作量,随着年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也在变化。所以每天适量地进食,绝对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不是说越吃得多就越好。因为吃得多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吸收得了。吸收不了,徒然造成肠胃的负担,而且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从老和尚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禅者的那种轻安自在的生活心态、生活艺术。

他作为一个老人,穿的衣服补了很多补丁,是百衲衣,但是全身上面干干净净,不会像有一些老人,吃饭把饭粒掉在身上,把菜汤滴在身上,胸前就好像是炸油条的人一样。虚云老和尚他不会。干干净净地,清清爽爽地,一件衲袄衬托那一把银须,真是仙风道骨、和蔼可亲。尽管老和尚每天很少有笑容,但是走到他身边还是如沐春风。

一个禅者的慈悲心,全从他整个身心世界、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他面部的表情,他的眼神,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着慈悲、充满着轻安、充满着禅悦法喜。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修行的人,看到一些老和尚的像,就要仔细去观察,观察他的衣服怎么样,他的手的姿势怎么样,他的面部表情又是怎么样。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禅者的内心世界,那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学禅,要有一种柔顺的心态,使自己的身和心,每天都在轻安中度过。轻安是禅定的一种表现。轻安不仅仅是一种世间相,不仅仅是一种有漏法,轻安也通无漏法。轻安而不着相,那就通无漏法了。在开始练习轻安的时候,可能会要着相;做得运用自如了,就不会着相,一切都顺其自然,不求轻安而自轻安,那个时候就是一种无漏善法。这种无漏善法,有助于我们获得各种无漏的禅定。

净慧长老《己丑年四祖寺冬季禅七开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

显示神通,劝戒食肉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隐秘...

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佛教词典】三性

【三性】 亦称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

【佛教词典】鹦鹉孝养

指佛于因地时为鹦鹉之孝行。据杂宝藏经卷一载,昔雪山...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广州具备临终关怀的护理医院—广东颐年护理院

一直以来,当家里有癌症病人或年老即将临终长者时,都...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是否真有其事

问: 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道德建设的必要前提,那么...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

十八罗汉

在佛教经典记载中,原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