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2021/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想去受戒。”

源公曰:“他们妄想多得很,还没受戒就妄想纷纷,你问他们在这里十年、二十年不动,行不行?一受了戒就跑,去搞小庙,去高攀。”

知客:“你们自己进来,师父问,你们自己答。”

众人入门,胡跪合掌。

源公开示云:“现在的人都是鬼来的,妄想纷纷,你在这出家就要听话嘛!搞不了三天就想跑,这样不想搞,那样也不想做,你看他们喽!”

知客:“受了戒,戒牒放在师父这里嘛!”

源公:“放不放我这里我不管,我快要死了,管你这么多!你到底是有心出家还是无心出家啊?”

知客:“这几个都还算可以。”

源公:“什么可以不可以?表面看起来可以,他心里想什么东西你又不知道。你要在这里出家就要以此为家,一辈子不能动,我讲给你听,你看刚刚那几个云居山的,那么好的地方他不待,为什么要打妄想呢?跑到这里来闭关,不为常住服务呢?你修行,什么叫做修行?了生死这么容易了啊?是生生世世的事。你看释迦牟尼佛,三大阿僧祇劫,他也搞了这么久啊。你搞了多久?你想这一辈子要了生死?目的当然没错,是要发了生死的心,但你要做事啊,要培福报啊,万德圆融啊,你自己不发心做事,你有什么德啊?去朝山就是德啊?人家朝山真的是求忏悔,你们朝山是去玩。”

“你自己想清楚来,愿意的就在这里一辈子,你就去求戒,你待在这里不要动,要你煮饭你就煮饭,让你烧火就烧火,不要说:‘他们搞那么好的事情,让我做这么辛苦的事情。’那怎么行?让你扫厕所你也要扫的嘛!”

“我五一年在这,搞了几十年也没跑,你要朝山有得一个月就差不多了,你要到哪里去参善知识呢?经书就是善知识,你抓紧时间读经。那个功课学好了,还要敲打唱念,你什么都要学啊。焰口不学了?水陆不学了?你要好好地学嘛!你以为和尚这么容易学?我现在也不行啊,好多事情都莫名其妙啊,我快要死了,管不了这么多。一早起来,这个找到你,那个缠到你,一点空闲都没有,一会要打针,一会要吃药。”

“起来!听话就行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星云大师《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前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

打湿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

破地狱的偈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

【佛教词典】刹柱

(物名)又作刹竿,金刹,表刹等。表彰寺院之竿柱也。...

【佛教词典】欢喜日

佛欢喜之日。又作佛欢喜日。僧众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

德文法师自述学佛出家因缘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

知止

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