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净界法师  2015/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你不同的过程,你会创造不同的结果。比方说你同样布施一百块美金给三宝,到底你会得到什么果报呢,答案是不一定,你的心态是很重要,你的意乐。

我们可以这样讲,整个修行的方法过程当中,是两种力量构成,一个是心力,一个是法力。心力不可思议,能念的心;第二个,所念的法。我们在前面的人天乘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偏重在法力,你的心理素质不高,你这个人感受很强,情绪很重,妄想很重,执着很重,没关系,只要你有做就好,你把事情做完就好了。

在人天乘只要你的心,愿意随顺这个法去修学,人天乘就及格,不要要求太多。但是你走入了菩萨道,它的要求是要双向力量的,你的心持法,法持心。它不但要求你法力不可思议,它要强调你心力不可思议,你的慈悲的愿力要生起来。

所以你到了菩萨道,你要慢慢知道,你的生命是两种力量的操作,一个是对法的遵循、顺从;第二个是你内心的安住、调伏跟引导。从布施的角度呢,我们先谈谈它的结果,这个结果有三种的差别,第一个就是当一个人布施,成就来生的安乐的时候,有辛劳跟非辛劳的差别。

你看有些人,他得到安乐的果报很轻松,他一出生他爸爸就是很有钱,他妈妈也很有钱,所以他最后他的结果,他自己也很有钱,轻松愉快,做一个富二代很轻松。但是有些人的钱财,得来是很辛苦,白天上班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他也有钱,但是,是得来多辛苦。为什么呢,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都有道理的。

因为有些人因地布施的时候,他心甘情愿起大欢喜,他那个布施种子种下去的时候,是用欢喜心把这个种子种下去,得果报开花结果的时候,他得果报的时候是轻松的财富。有些人他在行布施,做义工的时候,他也很认真,但是做的时候,心不甘情也不愿,但是他也做了,得果报的时候,障碍重重,很多障碍。因为你因地的时候,你夹杂着烦恼来行布施,你这个果实开出来的时候,虽然有甜美的一部分,但是也有痛苦的一面。

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你的因地,这个会影响到你的果报,第一个,辛劳、非辛劳;第二个,圆满、非圆满。

同样布施呢,有些人是尽心尽力,亲自参加,他亲自来参加这个布施的善业,有些人是他把钱拿去就好了,你到最后你的因地,是不圆满的,有欠缺的,你就会觉得你的福报,你会觉得少一块,跟别人比起来就少一块,不圆满,有所遗憾,因为你在因地的时候没有尽全力。

第三个,这个福报有坚固、非坚固的差别,有些人的福报是很坚固,你看他的福报喔,他那个房子买在第三栋,地震的时候破坏第一栋,第二栋,他那一栋就不会破坏。因为他没有后悔,千万不要后悔,因为你后悔的心,会破坏那个果实。

即便你布施的因缘是一个错谬的,比方说你布施一个假和尚,你后来知道他是个假和尚,你也不要后悔。如果你懂缘起法的话,你真布施,你不怕假和尚,因为你当初在缘境的时候,你心中是缘他是一个三宝的境界,你起了一个慈悲的愿力,心境和合,你当下就成就了,这跟他是假、是真没有关系。

但是菩萨戒有提到一点,如果你事先知道他是假和尚,那就不对。你事先知道了,你看到他后来是穿俗服,在那个地方玩乐,那你知道以后,那就不能布施。你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假之前,你在你的心中缘他是清净的三宝,你去布施,你的功德是圆满,他怎么样,跟你没有关系,因为那个相是借你用的,你借他的相来修心。

所以你千万不要后悔,否则你的果报会不坚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有欢喜心,所以慈悲心来带动善业,我们的果报是比较圆满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

让心先摔过去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秆跳沙皇...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

杀生祭祖没有好处的

佛在舍卫国祗园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

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念头方向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佛教词典】净邦

(术语)同于净土。教行信证序曰:净邦缘熟,调达阇世...

【佛教词典】转法轮印

梵语 dharmacakra-mudrā。为象征转法轮之印相。此印表...

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邪淫邪欲,会障你家室的平安

【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欲邪行。即...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

星云大师《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 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