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济群法师  2011/07/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盲人来说,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能拥有清晰的听觉也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聋人来说,悦耳动听的音声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健全的色身,仅仅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多么富有和幸运!

同样,我们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假如有一天,太阳不再如期而至,地球就会陷入黑暗;假如有一天,江河不再提供水源,人间就会成为废墟;假如有一天,空气不再充盈天地,世界就会令人窒息。我们享受着阳光和空气,却不必为此付出任何费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免费享受,习惯到熟视无睹的地步。滴水之恩,尚要涌泉相报,我们从自然中得到的,又岂止是滴水之恩?如果说我们有享受自然的权利,那么,我们同样有保护自然的义务。不仅是为了使用自然而珍惜它,更是为了表达一份感恩的心。

佛陀告诉我们,世界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天文学家也告诉我们,地球会有毁灭的一天。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这一天的到来还非常遥远,其最终结果也不是人类所能左右的,但我们的行为却能加快或减缓它毁灭的速度。尤其在今天,被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破坏力已远远超过了从前。在人类生活的早期,祖先们也砍伐过森林,也捕杀过动物,但这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尚不足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与自然的丰富蕴藏相比,也还是微不足道的。或许正是自然的宽容,将人类纵容到今天这种忘恩负义的地步。但自然不会永远沉默,事实上,频频发生的自然灾难,正是它向人类发出的一次又一次警报。如果我们还不能反省,而是继续随心所欲地生活,无疑是在加速自己的灭亡。工业时代到来之时,人类为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而欢呼,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搭上的只是奔向末日的列车,还会要求它快一些、再快一些吗?

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更以它的宁静祥和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世上还有什么比大自然所展现的美更加丰富吗?还有什么比大自然所带来的享受更令人心旷神怡吗?遗憾的是,现代人似乎已经忽略了自然的存在。我们每天想的只是金钱、事业,想到的只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喧闹的声色刺激。我们没有闲暇去欣赏田园风光,没有心情去感受鸟语花香。电力使城市彻夜灯火通明,却使皎洁的月光变得暗淡,我们已很难理解古人对于明月的眷恋,也不再对它带来的清凉心怀感恩。当诗情画意从生活中悄悄溜走时,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又靠什么去滋润呢?

从钢筋水泥的建筑中走向郊外吧,在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身心,体会一下清风带来的慰藉,泥土带来的芬芳。只有当我们真正懂得享受自然的时候,才会由衷感激它的给予,才会珍惜它的一草一木。而不是去污染江河,那是自然的血脉;不是去破坏植被,那是自然的毛发;也不是去掠夺矿藏,那是自然的骨骼。如果说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么它不仅属于今天的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我们是继承者,但决不是唯一的继承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

用感恩的心来过日子

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应该感谢谁。感激与内心的平安是携...

佛教徒如何过父亲节,报答父亲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样才能过好父亲节...

狐狸报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精进的利益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

弘法布教可从六方面构建

对于在家信众的教育,首先应建立相关教育制度。关于此...

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济群法师访谈录

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 记者: 您是怎...

【佛教词典】十二因缘

梵语 dvāda?āvgapratītya-samutpāda。十二种因缘生...

【佛教词典】思所造

【思所造】 p0851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五页云:谓彼诸...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微细的爱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

圣严法师《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

如何辨识香的好坏

香的好坏,不仅影响我们的供养,也影响人体健康。要辨...

念哪一尊菩萨好呢?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自私

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