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追求心灵的富足

2012/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七情六欲,但任何对于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都应该回归到心灵富足的层次才有意义。在我们有了足够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风雨的住所之后,任何追求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最终将会归于无聊和空虚。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物质过剩的时候,我们便会变得十分腻烦和不知所措。酒喝得太多了会吐,饭吃得太多了会胀,肚子里油水太多了会胖,人不需要劳作了会生出很多富贵病。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源于物质生活的过剩。当我看到一个肥胖的人牵着一条肥胖的狗从路上走过,我不仅为人感到痛苦,也为狗感到痛苦。它本来应该健康地奔跑在田野上,追逐野兔或白云,现在却被害得连路都走不动。我想这条狗被物质的过剩牺牲掉了,同时牺牲的还有它本来应该更加快乐健康的生活。

另外,当我们物质太多的时候,我们便在选择中迷失。女人们在满柜子的衣服前左挑右选,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合适;男人们在满桌的酒菜前左顾右盼,不知道从哪里下筷;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令人痛快的事情。我们小时候就那几部电影,看得死去活来,却成了我们童年最好的回忆;现在的孩子们光碟满天飞,几乎每天一部新片,但长大后对童年却没有太多的记忆。我并不反对物质丰富,但觉得应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情况,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心灵也变得十分富足。

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先问问自己,我们最终能得到心灵的富足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做这件事情。同时我们要把心灵的富足和虚荣心的满足区分开来,心灵的富足是长久的,而虚荣心的满足是临时的。人们互相斗富,今天你买宝马我就买奔驰,你戴浪琴我就戴劳力士,超过别人得到一时的满足,这是虚荣心的满足。虚荣心的满足常常会带来恶劣的后果。

中国人好脸面和虚荣,什么东西都希望表面上光鲜,结果弄得自己死去活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年人结婚摆排场,租高级轿车,吃五星宾馆,结果欠了一屁股债导致夫妻关起门来天天吵架。追求心灵的富足也跟从小的教育有关,教育能够把这种追求变成一种习惯,比如当初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就造就了一批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但现在上学的孩子们,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每天谈论的都是谁家的房子大,谁的父母官大,谁的衣服是名牌,谁的手机更好。在这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未来很容易变成空虚而迷茫的一代。

寻找心灵的富足有一个标准,如果一件事情你越做越喜欢,通常能够引导你走向心灵的富足。当然这一标准必须排除像赌博、吸毒这样尽管让人上瘾,但最后却把人毁掉的事情。我们潜心读书,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读书,那是因为在读书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我们浪迹天涯,一般都会越来越喜欢远游,那是因为在远游的同时,我们得到了心灵的富足。

我们为什么奔向大海?因为大海的广阔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们为什么攀登高山?因为高山的险峻给了我们心灵的富足。我有一个朋友收藏古董,倾家荡产,但却生活得幸福安宁,因为他看到自己的收藏品脸上就洋溢出满足的笑容,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旅游一个月,差不多一年的积蓄都要用在上面,但每次回来都像仙人下凡一样,一无所有一身轻松,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

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当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美而不为所动时,我们的心灵已经死亡,但当我们朗读下面的诗歌,内心感到一种情感在涌动时,我们便有了心灵的富足:太阳在天上,风在自由地游荡,云的影子在树梢低头,满地阳光,心情在远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技能与家财

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

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吃穿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为什么爱到后来都是苦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

素食不为人知的11大好处

每年的11月25日被定为国际素食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佛教的特色与教育

(一)佛教的特色 普通的理解,佛教是一种宗教,有其...

【佛教词典】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p1438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

【佛教词典】煏刍

(术语)Bhik?u,比丘,新作苾刍,又作煏刍,...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有对错的概念,你就很难调伏妄想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

字体潦草易误事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

杀生果报事例

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不论是以强、中、弱哪...

财神之王药师佛

一、前言 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