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梦参老和尚  202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可是身体不帮你忙——你心里头想做,但是身体做不到。

例如说我们念经,这是佛给我们规定的,没有休息时间。中夜的时候,读诵大乘,但是你精力没有那么大,你念念就睡着了。你看很多人念经的时候,念经睡觉。甚至绕佛的时候,走着都能睡觉,一边跟着你绕,他睡着了。这是障碍,这是“睡眠盖”。

说你想要了道、要解脱,它并不跟你一样做。心里想得不错,心比天高,那业呢?业比天更高,那就把你这个障住了。我们每位道友都想精进吧?都想了生死吧?都想断烦恼吧?就是断不了烦恼,不但不断,还增加。所以,恶习跟善习,两个非常地难。

在我们《占察经》上讲,由于无明痴暗来熏习你,就是你的业用,你没法断除。等你善业要能把恶业断除了、结了善果了,这在《大乘起信论》上说“二种熏习”,才能得到解脱。

咱们是以善熏恶,善法增长,恶习惯就消失了,这个我们每位道友都有感觉的。你做恶事、做善事,是你遇着什么环境,你在什么环境当中,你受什么熏习。那个环境得你自己选,得你有善根地选。

熏习力量非常大,我们都知道“昔孟母,择邻处”,他的妈妈带着孟子的时候,最初住在屠宰房,那个孟子就学的怎么样杀猪、怎么样杀羊——怎么样杀畜生。他妈妈就看这可不得了,后来就搬了,搬来搬去,搬了一个读书的地方,一个小书院的旁边,他就跟着那些小孩学读书去了。“择邻处”,说熏习的力量非常大。

像咱们在普寿寺里头,你都是善业熏习。恶的你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所以,为善为恶是根据客观环境形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 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

【佛教词典】拈八方珠玉集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

【佛教词典】见闻疑

(术语)称为三根。戒学之名目也。现见现闻,虽非见闻...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常见的居室异味消除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以心灯来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个故事。持世菩萨有一天在静坐时,有...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