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梦参老和尚  2021/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佛说,“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成就什么?“善巧方便”,就是发什么心。咱们不是经常讲发心吗?这叫发大菩提心。

《华严经》讲,开始一闻着佛法,他就发大菩提心,跟一般发心不同。一般的发心,要了生死,要断苦恼。咱们被苦逼迫——“我发心离苦得乐”。菩萨不是,他被苦逼迫的时候,他想到一切众生都被苦恼逼迫。被什么?五欲,都被财、色、名、食、睡把他压得很苦恼。

菩萨自己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他自己一断五欲了,想到一切众生都应该发菩提心,顿断五欲。这才叫真正发菩提心。

我们很多道友我们互相谈起来,说“我发了菩提心了”。我笑一笑,笑笑而已。可以,可以这样说,我发了菩提心了。什么叫菩提心,你怎么发的,发完了效果如何?得讲效果。

菩萨摩诃萨他一开始发心,他要利益众生。怎么利益呢?让众生断五欲。他从开始发心的时候,他一切五欲皆能顿断。如果我们每位道友,如果你自己认为我发了菩提心了,我对于财、色、名、食、睡一点不沾边,顿断了,这是真正的发菩提心。不但有这么多善巧方便,还能示现成佛。

咱们讲《华严经》讲了发了菩提心,住在菩提心上。初住位的菩萨,他一切五欲都断了,那也叫一切众生顿断五欲。就这一发心,超胜声闻、独觉了。超胜了,还能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因为咱们这讲的都是《福田品》,菩萨行菩萨道是种大福田的。因此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这位菩萨。

一发了菩提心五欲顿断,顿断了之后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要学习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给众生的方便,不是给菩萨自己方便。咱们一般地说,众生烦恼了,求菩萨,实际上呢,是菩萨到众生当中,求度众生。没有一切众生,没有佛道可成,一切众生是根本。

因此菩萨摩诃萨作大福田,能够引导他们,发真正的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

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佛教词典】顺喻

顺,随顺;喻,譬喻。即随顺世谛,自小而大,次第作喻...

【佛教词典】漏尽通

(术语)六通之一。具曰漏尽智证通。...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

走路或做家务时,可否同时来完成每日的功课

问: 请问师父,弟子每天的课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持大悲咒一万余遍后的感应

我虽然刚学佛就背下大悲咒,但大概是13年末14年初才开...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养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

大火后的奇迹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