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梦参老和尚  202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这个缘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续,没有间断的。诸法无常,但是因果是相续的,这个相续是不是“常”呢?也不是常。因缘和合了,聚在一起,就产生了一切有为法,这是暂时性的存在,因为一切法都处于“生、住、异、灭”当中。

就拿人来说,我们生的时候是“生”了,“住”就是成长到死亡,这个阶段都叫住。但是在这个住的当中会发生变化,从十岁到二十岁、二十岁到三十岁都不同,住的时候就产生“异”——异就是不同,不同的变化,一年跟一年不同,就叫异。

异之后,就是“灭”,灭就没有了,死亡了。四相上永远是迁流的,都是处于“生、住、异、灭”当中,它不能够常住不变——太阳有出还有落,月有缺又有圆,我们经常说斗转星移、四季凋谢,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百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四季代谢都如是,人也如是。

因此,当我们看到沧海变桑田、历史的演变,宇宙万物从来就是纷纭变化不定的,你如果再观察一下,对每一个变化的过程,哪怕是极短暂的,里头也含着“生、住、异、灭”四相,念念生灭。念念生灭而念念不间断,念念都有“生、住、异、灭”,你左一个念消失了,右一个念又生起了,这就叫做念念不断的。

大家读过《仁王护国般若经》,经中说:“四法即生、即住、即异、即灭,一切法。”四法就指这一切法,生的时候就是在住的时候,住的时候就是在异的时候,异的时候就在灭的时候,四相永远如是迁流。

那就是说明,“有”的时候就是“空”,我们佛门经常说空是“缘起性空”,不是我们所说的空,我们所说的那个空是断灭的。《仁王护国般若经》说四法是“即生、即住、即异、即灭”,每一法都如是,生的时候是住的时候,也是灭的时候,一切法就是即有、即空。

大家都读过《心经》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字是对着前面说的,那个境界还没有达到究竟,所以跟着又说了:刹那、刹那都如是!说生住异灭法都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九十刹那为一念,我们心里一动念,就有九十刹那。

唯有佛才能了解。像我们就不能看到,我们认为这一念就一念了,但是这一念中还有九十刹那生灭,生了灭了,灭了生了,就在这一念间有九十刹那。乃至色的一切法也如是,一切的色相都在变化当中,不停地变化。

所以在禅宗的《楞伽经》上说:“有为法速灭速如电。”那个灭的,就像电那么快。《无量义经》说:“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你念念的没有一念是住的,念念不住,所以是生灭无常。《俱舍论》上说:“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有为法在灭的时候,并不等待因才灭,缘灭了,法就灭了。

千经万论都说无常。这么多部经论,不论是哪一部经都说无常。这是有为法所共同具足的一个本性。有为法的本性是什么?无常!

因此我们修无常观的时候,就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你想要让你这个身体万万岁,恐怕是永远达不到,因为它念念都是生灭的。这有另一种理解——这个生灭不是断灭的,缘起的生、缘起的灭,不是断灭的生、不是断灭的灭,我们不要理解成断灭了,断灭就是断灭空了。

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相续的,始终如是,它不变灭故。我们人的寿命才活到百年,我们断灭了就没有了,但百年之后,它又相续了。这是什么相续?因果相续的关系。前面的因灭了,后面的果生了,因恒生果——因常时生果,果没有间断,前念之因就为后念之果,这就是“等无间缘”,中间是不间断的。由这个因果相续的缘故,很多事物往往在一个时间内、甚至久远时间,相似相续。我们看见树、看见山、看见水,也是念念生灭,它是相续的生灭。

我们看见一座山,好像是一百年还是如是,并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肉眼看的,这种“见”是有问题的。所以这种好像是稳定的状况,其实还是念念生灭的,像我们看金刚石、黄金,经过亿万年还没有朽坏,可是,它还是念念迁流地生灭,永远不断的。

《瑜伽师地论》第十卷,总结“缘起”的意义是这样说的:“依托诸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意思就是说,依托众缘生起的诸法,很快就消灭了,但是续缘又和合而生了,速灭速谢,速缘速生,故名“缘起”。“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很快灭了,很快又生起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魔乡不可停

这个时代的共业就是这样恶劣,你也没有办法阻挡的时候...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

好好运用这一生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

【佛教词典】开山祖师

开山立寺始创基业的人。...

【佛教词典】交点

(杂语)彼此相共交接而点检也。见象器笺十二。...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极乐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说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进修持后还...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