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梦参老和尚  2022/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这是表般若的智慧,以般若智慧契入真空。般若智慧就是我们禅宗经常说的顿证无为,禅门一炷香,立证菩提,这是顿证立悟的含义、顿证无为的含义。那这个福德还有穷尽吗?这不是有相、也不是有形的福德。

佛举这个福德来显,来显什么?显性空,以圣义的空义来认识这个福德,所以佛说这个“福德多”,不是世间相,也不是世间所认为的福德,这是说的“福德性”。我们一般说的福德都说的相,没说“福德性”,如来现在在这说的“福德多”,就直彻空义了,甚深的空理。以“空”来说福德,空是遍的,遍一切处,那福德也无穷无尽了。非福德而说福德,那这个福德就大了。

我们世间相有福德、求福德是把它当成实有的。我们诸位道友可以想想你出家以来——我们每位道友不论出家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不论出家时间长短,你看看你自己的福德有吗?当你出家的时候,放下社会的一切,这个福德跟世间的福德不一样的了,但是你见到了福德相了吗?证道歌上有两句话:“穷释子,口称贫,彻底穷来有几人?信手打开无尽藏,砖头瓦块尽奇珍。”这就是福德相。

有的福德是世间可见的,有的福德不是世间可见相,你得这样认识。我们出家的道友,不论男众女众、二众弟子、出家道友,你在福德当中,你根本就不认识福德。此话怎么讲?世间上奔波劳碌想挣钱,挣钱为了生活,也就是吃穿而已。好像这人很富有,以为这很有福德了,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德”是行道有得于心,是心地上的福德,这心地福德不可见相的。你从外相看,我们一个穷出家人没有什么财富的,不论哪一位都如是;但是你的财富很大,你认识到了吗?这叫性功德——自性所含的福德。但是这个福德没有穷尽的。

过去古德讲“穷释子,口称贫”,说“贫僧”——有的出家人说“贫僧”,口里总说我穷得很,什么都没有——“穷释子,口称贫”。“彻底穷来有几人?”真正穷得彻底了,什么都没有了,有几个人能达到?什么含义呢?真到你彻底穷的时候,那个境界相就不同了,是什么境界相呢?所以古德说“彻底穷来有几人”,真正受穷的、穷得什么都没有了,彻底穷的有几个人?没有。

真正达到彻底穷了,那是个什么样呢?那福德无穷无尽,称性的福德——形容这个福德。我们有一位老道友,他跟我说他穷——“去年穷,不算穷,去年尚有立锥地,今年穷得锥也无。”去年穷,我还有插锥子的地方,今年连个锥子都没有了,什么含义?去年穷的时候我还有一念,今年穷得把这一念都没有了,那就是彻底地证得无为了。要证得了无为,还讲什么世间财富?

须菩提,你怎么样认识这个问题?假使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都拿来舍了,舍得很多吧?“宁为多不?”佛又问话,问须菩提这个供养得多不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都拿来作供养了,他得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就老实答:“甚多,世尊。”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供养,那这个福德多了。

但是他下头又一句,“何以故?”这个福德“非福德性”,福德即非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世尊是随着世间相说的,不是称性而谈的。这个是说般若的妙慧,以般若的智慧,彻底三空——我相、人相、众生相,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顿证得了,那福德还有穷尽吗?没有穷尽的。“福德即非福德性”,这样的,世尊才说福德,拿这显意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宝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富人多做好事,有舍更有得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佛陀纪念馆历经13年筹划...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 就这么三...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

【佛教词典】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均为鬼神之名。如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

【佛教词典】无常风

以风之坏物比喻有为法之无常。人命无常,瞬时停止,亦...

就是为了这最有意义的一喊

净土缘起的第六大缘起,就是染土本空。为什么要说净土...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

真正的福报是内心没有烦恼

今天我们从这个福讲起,可能我们也讲过说福报太重要。...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大安法师: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但...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