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自毁的

2012/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美满的婚姻都是双方不断妥协的结果,因此,学会谦让,学会忍耐,学会多为对方考虑,才会保证婚姻的质量。

其实绝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自毁的,因为婚姻的奥秘在于是和对方的优点谈恋爱,却要和对方的缺点生活在一起,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则很难得到幸福的婚姻,所以,聪明的男人会说半留一半,而聪明的女人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多婚后总在吵个不停的夫妻,很少有想到吵架结果的,他们在折磨对方的同时其实也在折磨着自己,要知道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也不是可以坚持自己观点的场合,因此,当自己的情绪不满需要发泄的时候,绝对不可以拿自己的那位当成出气筒。婚姻中需要情感的正确表达,需要善良和真诚对待对方,因此,美满的婚姻绝大多数把自我压缩到最小,把对方放大到尽可能的重要。

有的人感到婚后夫妻相处很累,总是有一种身心疲惫的感觉,甚至有的人还会莫名其妙的产生逃离家庭离开自己配偶的冲动。其实,这是太过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假如总是感到对方在事业上、在经济收入上、在给予自己精神财富方面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境界,甚至总在用放大镜窥视着对方的缺点,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出现裂纹。

有的父母会教唆自己的孩子在婚后一定要抢夺到家庭中的主导权,其实,婚后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或是有需要某种决定时是可以采用商量方式的,绝大多数吵架的由头都是一方自说自话的做了某件令对方反感甚至极度不满的事件,或者是表现出极度的自私自利,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有的人婚后会把对方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是让对方从思想和精神上感受到婚姻的边界,而是采用简单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来限制对方的行动自由,把不允许对方接触什么人,不允许对方与异性说话作为家庭纪律,从而让对方极度反感,从而会在情感上产生排斥。

坚守自己的爱情,把对方放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凡是不要太自我太计较,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不做,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把握夫妻相处的合理尺度,让对方既可以感受到家庭责任,又可以有不受压制的合理活动空间。

因此,美满的婚姻是不断妥协的产物,而绝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自毁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一、 象杀士夫那样,不尊重爱护...

人格不成,佛格怎么能成呢

能为世间贤人善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只有按照佛陀...

家有逆子,往生还有希望吗

问: 师父慈悲开示,弟子求生的心极切,厌离心也很强...

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我今天的讲题是: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如何...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家人都不信佛,并反对自己学佛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家里人都不信佛,也很反对我学佛,很...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

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最好的法门

那么我们下面呢,还要回向,为啥呢?现在我将这个祖师...

开车做饭的时候,是提起佛号还是观照好

问: 师父慈悲!请问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

【佛教词典】种子

唯识学说,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

【佛教词典】周陀

(人名)?uddhipanthaka又作K?udrapanthaka,比丘名。...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漫谈日常修行

我们禅宗的根本法门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