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2013/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无法回避。好像如果不进入这样的纠纷,人就要活不下去了似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再深入去发现,就会明白并且看透,只要自己精进努力,还是有办法解决的。而且,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比如说北方收麦子,麦秸都扔掉了,在南方麦秸是要分给大家烧火煮饭,分麦桔时还得用秤来称,秤高一点低一点,那些妇女吵得不得了。四十多岁的人如果出生在农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因为,如果得不到这些麦秸,的确很麻烦,好像要没饭吃了一样。

那固然是一种经济困难的表现,也说明人在利益面前真是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在那种比较贫困的生活环境之中,一个人被逼得好像非得那么小气不可,你大气了,你就会饿肚子。其实不然,如果多花点时间,去远点的地方或者想别的办法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和精力去那样做,有没有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佛教来说,就是有没有精进努力?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三十七道品有五个是要我们精进的。自己从小是有这样的经历的,但是自己的办法就是到远一点地方,去与人无争的地方去探讨。当然哪个时候没有这个觉悟,只是生活环境所迫。

当然这是经济比较困难时期的一种计较方法,现在生活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计较的方法又不同了。可以这样说,现在的计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看看大家的生活压力就会知道。现在的人谁也不愁吃,谁也不愁穿。可是,现代的人,烦恼反而是有增无减。

所以说,作为烦恼,病根子还是一样,还是那个我执作怪;还是我们自身素质没有真正的达到优化的水平;还是一种缺乏智慧的表现。那么,对待人际关系时,我觉得要化解烦恼,要使自己不被烦恼所困扰,首先一条就是要求自己,要优化自身。

要求自己不容易。往往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总是从自我出发,怕自己吃了亏,怕自己上了当,怕自己丢了面子。有时候即使占了便宜,也感觉这个便宜还占得不够,会有种种的理由多吃多占,不多吃多占,就好像吃亏上当了。这样的人,自己小的时候,见得特别多。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活的精神,秉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无为做法,我们的烦恼就能淡化,就能减少。从而走上自利利他的菩萨之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谐自他,和谐社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

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

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多多...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

剃度出家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

古人论富贵贫贱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

最适合穷人称念的药师七佛

药师七佛: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宝月智严光音自...

【佛教词典】三行

三行者:福行、罪行、不动行。   一、福行 为欲界之...

【佛教词典】有学

(术语)小乘四果之圣者中,前三果谓之有学,第四果谓...

圣严法师《提升人的质量》

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气质。气质是可以改变...

佛光大佛创世界之最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即将落成,矗...

不念弥陀更念谁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健康是修出来的不是吃出来的

现在人很讲究营养,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或者喜欢买营...

播放念佛机播经机,度无形众生可以吗

问: 我们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时播放念佛机、VCD,开...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愿禅师辞世前,门下问:和尚去世之后将往何处?...

止恶扬善——由孝产生的人生态度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

星云大师《佛陀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的慈光,十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