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净界法师  2013/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这个就是轮回性。

等到得果报的时候──糟糕了,如同佛陀说的:以攀缘善法的心,成就安乐果报,譬如什么呢?一个美好的蛋糕、美好的食物夹杂毒药。

就是:你来生变成大国王、大富长者的时候,你的心跟安乐果报接触的时候,就夹杂了烦恼跟罪业的毒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你肯定会放逸的,因为你在前生就已经把这个恶种种下去了;所以当我们第二生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你就放逸;放逸之后,你那信仰的善心就消失掉了,取而代之是一种贪嗔痴邪恶的心现前。

你一个邪恶的心面对广大的安乐果报,那就开始造恶业了,第三生就堕落了,这正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三世怨。

什么叫三世怨呢?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他以攀缘心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他同时产生两种力量─对第二生来说,他创造一个安乐的力量;但是他同时也对第三生埋下了三恶道的祸根,叫三世怨!

你第一世造业的时候,已经把第三世三恶道的力量埋藏下去。为什么?

诸法因缘生 ─  你因地的时候善中夹杂恶法,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它就会有问题了。

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成就善业它本身是一种轮回性,善久就会成恶;一个人造善造久了…安乐果报现前,就开始放逸,放逸以后就堕落,堕落久了,他的苦恼吃多了,他就起惭愧心,又开始收摄身心,诶…这个人惭愧心一现前,他又起善。

所以我们为什么在三界当中,就这样起起落落?就是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真理。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如果对生死大苦的认识不是很智慧,很清醒,纵使修行,结果转为福报,福报又成为堕落轮回的因。

三界无非生死,六道都是穷人。安士先生在《欲海回狂》里这样讲到:“纵或矢贞守操,现享富贵,而享富贵时,必造恶业,一日行凶,万劫受报,所得不偿所失。”就是现世做得很圆满了,道德操守也好,生活富足安乐。如果不求了脱生死,所得不偿所失。长远来看,还是非常不划算。

“即或享福之时,又修善业,直至生天,而天福一尽,复入轮回。”这就更进一步,有福报又懂得继续修善积德,可是结果呢,还是不出轮回。所以讲:“业缘福报,总归堕落之因。地狱天宫,尽是轮回之处。”念佛人一定要看清楚福报的陷阱。“若不发出世之心,趣菩提之路,而徒屑屑焉今日修善,明日改恶,转轮于三途八难,非所望于血性男子也。”

如果不能当生往生极乐,生死不了,来世必然掉到福报的陷阱里,再度遭受无尽的幻妄之苦,可怕之至。三世因果真实不虚的。所以人生第一件大事、比天还大的大事是了生死,没有比这件事更大的事了。自警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来说,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

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吃穿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

逆境也能种福田,看你怎么善用其心

我们只要能够善用其心,都是我们修福德的机会。第一个...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惜福与培福

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人有福德,鬼神护佑

《印祖文钞》提到过一个公案:有一位梦庵居士,谈当地...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佛并没有涅槃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

【佛教词典】给孤

(人名)佛在世长者之名。梵语本名苏达多,译曰善施,...

【佛教词典】纳骨

又作入骨。在家亡者火葬后,造墓收纳遗骨之谓。出家亡...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圣严法师《结了恶缘怎么办》

我们要广结善缘,不要结恶缘。因为一旦与人结了恶缘,...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虚云老和尚与具行和尚的故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朴拙青年,穿着一身...

有位老者皈依后一直睡不着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法师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说:今年4月份皈...

圣严法师《安定人心责无旁贷》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

有一天善根发动,不得不学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大护法,叫做须达长者,...

虱子是什么做的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