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201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夫妻之间经常有些小冲突和矛盾,这再正常不过了,关键是如何能巧妙将这些冲突和矛盾快速一一化解。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处理夫妻关系的小技巧:

1、表扬要大于批评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给人夏日寒,夫妻间相处也是如此。在平时生活中,夫妻双方要多鼓励和赞扬配偶。倘若你用批评责备来改善夫妻关系时,实际上恰恰会适得其反,真正破坏了关系。实际上这些小冲突和矛盾,主要都是因日常琐碎之事引起的。而夫妻之间,哪里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根本利害冲突。

2、批评对方之前先说自己的错误

在批评配偶之前先谈论自己的错误,可有效减少配偶的敌意和防御倾向,使之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批评而不诱发争吵。这个方法,好用!

3、化解时先找双方的的共同点

夫妻之间因在一些问题上看法的不同起冲突往往很多,但如何能求同存异,达到彼此认同呢?在夫妻交谈时,不要一开始就将双方的不同意见就提出来,这样容易引发恶性的争吵。夫妻要先从见解一致的问题开始,这时占据对方心理的是肯定定势,它能使对方比较容易的了解及接受配偶的意见。

4、肯定对方的的动机并在批评前赞美对方

当配偶被肯定了动机之后,再进行责备,往往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夫妻争吵的主要原因,是对方没有感觉得到重视。如果你首先肯定对方的目的,即使是很严厉的责备,对方也能够欣然接受。

5、以柔克刚,主动示好

对付夫妻中的“大男人”和“女强人”,非常有效的方法是“以柔克刚”,主动休战示好。夫妻之间原则性问题并不多,所以我们建议双方在要求对方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起冲突时,不妨以柔克刚,主动示好,进而避免长期冷战直接发生。

6、迁就应付,讨好诱哄

夫妻生活中争吵是经常发生的,争吵时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错在对方。因此,另一方就要学会迁就应付的本事,即使明明知道不是自己做错了,但也要委婉的向配偶表示歉意,再讨好诱哄一番,将对方的一肚子怨气化解的烟消云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家中有恶病口舌,当诵大悲神咒

【经文】: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

婚外恋产生的究其根源

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随顺众生,故说此言

在《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火宅喻,把佛陀喻为...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佛教词典】阿毗遮噜迦

(杂语)Abhicāraka,译曰调伏,降伏。缚一切万物使不...

【佛教词典】见结

九结之一。结,系缚、结缚之义,为烦恼之异名。见结,...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彭鑫博士:纵欲淫乱直接影响相貌智力和福报

现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属于中品往生的,...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