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净界法师  2014/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如果你是修圣道门的,从圣道门的角度,我们受持五戒,我们可以保证来生,不堕恶道,能够保住人身,这个是从圣道门的角度,你可以继续以人的身体,继续修学佛法而增上,叫增上生。

第二个从净土宗的角度,受持五戒,当然我们净土宗没有来生,就是愿我临终无障碍,它能够保障我们的临终,让罪业的势力降到最低,让善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能够在一种身心安稳的情况之下提起佛号,这个就是净土宗受持五戒的意义,能够让我们身心世界的障碍,降到最低。

这个五戒的修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严持四重,尤其是前面只要讲到,上品不可悔罪的,你都要注意。因为佛陀讲这个根本重戒,他那个势力一发动出来,像暴风雨,像龙卷风一样,你的心念扛不住的。

所以你千万,尤其是这种上品不可悔罪,你如果过去犯的话,现在赶快要断掉,因为你不能让它产生数数现行。业力最可怕的就是一种相续的力量。一旦它累积的力量到一个成熟的时候,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那个暴风雨一来的时候,所有的善根、佛号的力量,全部连根拔掉了,临终你佛号根本提不起来。

所以你不应该把自己临终推到一种暴风圈的状态,你最好不要给自己临终添麻烦。所以你要受持五戒,受持这个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这第一个严持四重;第二个勤修忏悔,没有其他方法,犯了罪以后是不可取代的。

其他宗教说,你犯了罪用布施来取代,这是两码事。造罪有造罪的果报,布施有布施的功德,这是两码事,我再讲一次,犯了罪以后,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取代,只有如法忏悔,你要让过去的罪业消失掉,只有如法忏悔,其他通通没有用。

所以我们在受持五戒,两个心态,第一个守住你的根本,四根本重戒,起码这个重大的风暴,不要让它起现行,先守住重大的罪业。第二个,就是勤修忏悔,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去生,有没有这种业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住持正法,以戒为尊

原文 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

【佛学漫画】《净土圣贤录》生死大事,在此一举

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就在此一举。你要努力直往,不要...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猎人与老和尚

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推荐】一信之后,永不再疑

一信之后,更不再疑。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一信,在...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何谓学佛

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不杀生的驱虫法

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夏天来了,小生命们到...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佛教词典】播磨

(术语)Upamā,译曰喻。因明论纂要曰:喻者西方云为...

【佛教词典】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排除「如果」的观念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佛弟子应该学习弥勒菩萨哪些精神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佛学漫画】慈无量

弥勒菩萨是慈悲的化身,鼓励人们保持乐观,关爱他人。...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观音菩萨是男身还是女身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

证严法师:福报的来源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

六根与六尘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