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净界法师  2014/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做静坐、修观?就是你跟你自己沟通,你必须跟你深层的自我意识沟通。说:你不要这样子,不要老是喜欢攀缘,你看你攀缘的结果,你得到什么?无量劫来你攀缘也该够了吧!每一生都攀缘,你看你现在得到什么?什么都没得到,除了生老病死,得到什么?对不对!我们是不是可以应该换一个新的生命?回光返照,听佛陀的开示改变自己。修行不能强迫,说:诶,你不可以怎么样,没有用,反弹更厉害。不能用压抑式的修行,要用道理来说服自己。所以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你用佛陀的教理跟自己沟通,跟过去的你沟通。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你开始修《楞严经》你会发觉,你遇到事情会出现两个声音,一个是过去的声音…诶,要怎么做…不可以!要怎么做…会有两个声音在你内心当中同时出现,那你就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声音,你每一次都选择正确,你那真实的力量就慢慢扩大。我们不是说听了《楞严经》就马上把妄想抛掉,不容易的,因为它跟着我们太久、太熟悉了,这一条路闭着眼睛都可以走了,太熟悉了!但是你先明白道理,你先有一个目标,你每一次的失败当中就呵责自己,让你自己从失败当中,累积一种改变的力量,至少你就有希望;你好过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个人没有希望了,你连什么是真、什么是妄都不知道。你说:我知道了,我改变不了!至少你知道了,你已经开始改变了,你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看到你的未来、看到你的希望。

以前我们的教务主任慧天长老说:修行啊,不怕慢,只怕站。站着不动那就完了!说我走得很慢,走得很慢也在走嘛,所以忏公师父常说:修行点点滴滴。其实这种暴起暴落的修行,我们不是很赞同;今天修怎么样…,明天拜三千拜,我们也不赞成,这种人一般容易退转;点点滴滴就是说,你保证:我今天比昨天进步,我后天要比明天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那说进步一点点,也没什么明显,至少你在进步当中,我们看到你光明的未来。

一个人可以有一个不好的过去,也可以有一个不是很满意的现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那么:美好的未来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从你每一个念头当中,坚持正念,这个坚持─不随妄转,点点滴滴,我们就看到你美好的未来,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点点滴滴开始出现。所以《楞严经》理论篇在讲安住力、调伏力,它讲修行的时候,它讲二决定义,先讲发愿,其实在修行当中要多一份坚持,不容易的!外境的刺激、你内在的习性,两个碰撞能够坚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你要有些愿力才做得到的,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安住力、调伏力还有坚持力。

而你每一次的坚持,其实你极乐世界的功德,那莲花就慢慢慢慢开展出来,就是这样,明白道理,然后坚持下去。当然你明白道理是很重要,你不明白道理,那你就不知道怎么修行啦,你连改变从哪里改变都不知道,这个开关哪一个是生死的开关,哪一个是涅槃的开关,你都不知道啦,那你就是错乱修习了,闭着眼睛修行,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讲出了两种根本。开悟的楞严就是讲这个─你要能够了解真跟妄的差别--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贼不偷穷人家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

人生如戏努力演

在与一位居士聊天时,他问佛教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忽...

人性本善良

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

佛门高僧——圆拙老和尚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

【佛教词典】折伏摄受

折伏恶人,摄受善人,此二门乃是佛道大纲,折伏是配智...

【佛教词典】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p0620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

蝙蝠的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万众归心,但也有人不肯归心,即使用...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

出家忧道不忧贫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

慧律法师《三千佛圆满开示》

(上)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   大家阿弥陀佛!...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