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莲池大师  2014/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谓盗常住物,骗施主物,装佛印经,斋僧起会,造寺铸钟,修桥砌路,如是财物,私己用度,乃至瞒人瞒官瞒天瞒神暗昧等事:皆名欺心。

二不贪财

谓虽不盗骗,如前所言,但好积财帛,悭吝不施,置产收息,放债取利:皆名贪财。

三不使奸

谓当言之事,隐忍不言;当谏之过,坐视不谏;外示痴呆,内藏讥贬:皆名使奸。

四不用谋

谓不安天命,唯运人谋,或谋住居,或谋徒众,或谋经忏,或谋儭施,或谋作法主,或谋作戒师;乃至交结恶友,出入衙门,情识厚薄,私心好恶,策划营为悖理等事:皆为用谋。

五不惹祸

谓轻人笑人,叱人谤人;妒人之能,扬人之恶;收人走失,占人产业;好兴词讼,不肯让人:皆名惹祸。

六不侈费

谓广造房屋,不知惭愧;丰富饮食,不知惭愧;华丽衣服,不知惭愧;多置产业,不知惭愧;精制器用,不知惭愧;轻贱五谷,不知惭愧;恣意佚游,不知惭愧;蓄养奴仆,不知惭愧;贿厚狂朋,不知惭愧:皆名侈费。

七不近女

谓年少尼僧,结为道友;人间妇女,拜作干娘。数往俗家,探亲望眷;乃至母未七十,子与同居,不避讥嫌:皆为近女。

八不外鹜

谓趋蹡富室,干谒贵门,或乞诗文,或求匾额,或假权势,或索钱财,终日奔波,不思静守:皆名外骛。

九不避懒

谓晨昏礼诵,屡至愆违;行务勤劳,慢不随众:皆名避懒。

十不失时

谓命存呼吸,时不待人,大事未明,寸阴可惜,漠然空过:是名失时。

如是,前之九事,切宜戒之,最后一言,努力加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星云大师《发心的礼赞》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

星云大师自己受用很大的「十句话」

我这一生,尤其是在佛教学院就读时,有很多人的话影响...

惟贤法师《信解行证》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

【佛教词典】药草

(譬喻)法华经药草喻品以佛之教法譬之雨,众生之机类...

【佛教词典】权迹

(术语)谓自久远实成之本地所现之权化垂迹身。八相成...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大安法师: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弘一大师《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