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净界法师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乐,如何离苦得乐,我们可能遇到了身心很大的痛苦,我们想要找一个依靠,找到一个解救的方法。

我们一开始学佛,大部分都受到痛苦的刺激而来到佛门。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都是一种苦乐的概念,离苦得乐,这个很正常,但是这不是最好的想法。你要把苦乐的概念提升到清净跟不清净,就是有漏跟无漏的概念。当你要解决生死问题的时候,你不能永远活在快乐跟痛苦,你这个档次太低了,你要把快乐痛苦放下,你才会追求到清净。

举一个例子,佛陀成道以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开悟。其实佛陀开悟以后,并没有马上起身来说法,他观察众生的缘起,应该要……在《法华经》说,他是应该开方便门呢,还是直接讲真实相呢?后来佛陀得到结论:应该遵循十方诸佛的方法,先开方便门,再说真实相。

那么佛陀在整个思惟缘起过程当中呢,这个时候菩提树,因为佛陀一成就以后,他的身心世界是很大的变化,放大光明,大地六种震动。当然第一个知道的是谁呢?就是那个树的树神。那个菩提树上面的树神,树神一看:哎呀,这个人不简单啊,放出这么大的功德相状!树神他就带领了很多旁边的那些草木土地尊神,就拿鲜花了、水果了,来供养这个菩提树下放大光明的圣者,他说你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圣者。

那么供养以后呢,他就问这个圣者说:我们这样供养是不是如法?请佛陀开示。佛陀说你们都用诚心的心来供养,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你们要圆满的话,你们要发愿,你们不能只是供养,因为你供养是有所得嘛,你发愿的话就无所得了,就是从有漏转成无漏了。那么这些树神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发愿呢?他说你要发愿,你因为这个供养的因缘,你能够生生世世修行,能够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功德。你因为这个供养因缘,成就佛陀以后要广度一切众生,你要发两个愿,等于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这个时候树神就领导所有其他的尊神,就在供养以后重新发愿,佛陀就赞美:善哉!善哉!

所以说呢,我们同样做一件事情,你的依止是很重要,你用什么心态比较重要。我们的内心,阿赖耶识如果它是一个田地的话,就是你的心在推动这个善法的时候,你用什么的种子种下去。现在我们已经不谈苦乐这一块了,谈有漏无漏。

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有两种选择,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我们的愿力走;第二个我们继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来断恶修善。这两个最大的差别就是你自我为中心,你就考虑到个人的受用问题,因为有一个我你就想保护它嘛!你想让这个我快乐。但是你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你付出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这就是你要考虑的,你可能会到三恶道去。

那么第二个:我们把自我意识彻底的放下,我不要这个我,我以空性来破坏自我,然后我重新发愿,我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作我们生命的一个推动力,那么这个时侯你生命就反转了。一个是杂染的六道轮回,一个是清净的菩提道,你有两个跑道可以选择,关键是你到底要以谁为依止,这个关键在这个菩提心或者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的因地是很重要。那么一个牵涉到清净跟无漏,所以它菩提心的根本它是无所求,因为它没有自我概念它就不需要求嘛,向内无所求,向外看需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遇到什么灾难,就这样去发愿

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四十八大愿——(第10愿)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 今天我们讲到...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

母鸡的爱心与智慧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动静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

【佛教词典】有神变法

【有神变法】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

【佛教词典】计

(术语)常曰计度,以妄念而推度道理也。俱舍论十九曰...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把佛号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说:当你念佛的时候,...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推荐】念佛人能不能开悟

那么我们再谈谈念佛,念佛人能不能开悟,楞严经第二十...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您了解您所吃的是什么吗

如果有人从坟墓中拖出一具肿胀、溃烂、脓血淋漓、血肉...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

寂灭性中随饮啄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是地水火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