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净界法师  2014/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因为它不安稳,佛陀说世间的快乐有欺诳性,变来变去。每一个人追求安稳的生活,是基本的诉求,为什么你要买一套房子而不在外面流浪呢?因为违背人性。

每一只动物都会想找一个洞穴,追求安稳的生活是动物的本能。但不幸的是,生命就没有一个东西是安稳的,所以让大家很紧张,你不知道拥有的东西什么时候要破坏。福报越大的人压力越大,因为拥有越多就越怕失去,而关键是你一定要失去。坏苦就是指快乐是不安稳的,它欺骗你。行苦指生灭迁流的痛苦。

总而言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从经文看,三界是一文不值。当然从人天乘的角度,我们也赞叹一个人修善,创造来生的安乐果报,规划美好的快乐人生。如果你水平再高一点,从往生净土的角度,从人天乘提升到菩萨乘,人生没有意义,轮回没有意义。佛陀讲,一个房子燃烧了,你善业强就是离火的地方稍微远一点,暂时烧不到而已,但是总有一天烧到你,火燃烧的本质不能改变,只是烧的比较近或比较远而已,火已经燃烧了,你能改变吗?

从死殁无常,我们思维生死的过患,得到三个结论:第一、生命是无常败坏,不得安稳,如果你愿意在三界流转下去,要做好心理准备,佛陀说业力是飘来飘去。你今生在这里,来生到非洲,或飘到三恶道,变成一只狗,永远飘来飘去。三界没有安全感,不是你说了算,来生你没有办法规划,除非你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说我来生要去哪里。因为你无量劫来造的业,如同那么多抽屉,你知道打开哪个抽屉吗?凡夫做不了主,种子要飘到哪里去,种子不知道。你只要没有离开三界一天,生命永远充满了不安稳,所谓弟子心不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佛教词典】六种理门

【六种理门】 p0301 瑜伽六十四卷四页云:复次诸佛圣教...

【佛教词典】绘图本

印度贝叶本佛典之夹板里与西藏纸本佛典之首尾页上,绘...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

千万别把自己吃老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

四谛

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

有善心就有春天

古代在离王舍城西北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冷漠国,这个...

禅宗看话头的用功方法

禅宗的法门呢?我略讲两句就好了。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何谓「无生法忍」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