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  2014/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特色呢?

其实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属于净土念佛法门。

净土法门在整个中国佛教的传承当中,是特别受到重视的,它是一个胜异方便,那么它的殊胜处有两个,什么叫殊胜处呢?就是它不共于圣道门的地方有两点:第一个:它是他力门。第二个:它是果地教。

他力门--这个他是谁呢?就是佛陀本愿的摄受力。果地教--这果地是什么呢?是净土的摄受。所以念佛人基本上,你那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如果你方法正确,你应该是启动两个力量,第一个是阿弥陀佛的加持,第二个是净土的摄受,两个都要具足才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心中跟佛号接触的时候,我们启动了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能够成就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成就现世的安乐;有这个灭恶生善的效果--消业障、增福慧。其次,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累积的一个往生的力量,临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种解脱道--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安乐道、解脱道这两个,我们简单做一个说明:在佛教的历史当中,最早把净土法门列入判教的是龙树菩萨。什么叫判教呢?把这个教法的它的定位、它的重要性,把它安立下来,叫做判教。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当中,他首先为整个大乘,判定了难行道跟易行道。他说依止自力的修学,这个勤苦久远,这个过程非常的辛苦,时间非常的久远,谓之难行道,因为过程很多障碍,你所花费的时间是多生多劫。那么易行道的特点是超越而迅速,它的过程是超越,因为佛力加被,那么时间也特别的迅速——是一生成就的。

所以在难行道跟易行道的比较,龙树菩萨讲出一个譬喻说:难行道就好像一个人陆道步行─一个人徒脚去爬山一样,你一步一脚印,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你稍微一懈怠,一不小心,可能会从山上一下子,一脚踩空就落到原点,所以圣道门的退转是很快的。

净土门它不一样,它是水道乘船,即便你稍微在船上打个瞌睡、休息一下,这条船有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轻松的可以达到彼岸。不过,在龙树菩萨的难行道跟易行道判教当中,他并没有强调往生净土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他的时代背景是正法时代。龙树菩萨是出生于佛灭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时代的人,他的特点--善根强、烦恼淡薄,所以他在这个时候念佛,只是用来破除障碍。

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叫做多障众生念佛观,所以在正法时代的念佛法门,并不是为了求生净土。诶!我最近有障碍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念本尊咒来破障,它正式的修学,还是修习一心三观。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门,在正法、像法时代,整个忆念佛菩萨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启动他力门,以他力为助力。

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法门就不是这样了,开始重视净土的往生。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道绰大师跟昙鸾大师(道绰大师是昙鸾大师的弟子)。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当中,提出了圣道门跟净土门的思考,他说:我们念佛不再只是消业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要离开五浊恶世。他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他提出了五浊恶世的思考。他说: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已经不是正法、像法时期,外在环境对你的刺激、对你的干扰,达到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会使令我们善根退化。你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时代,你那个心在修习止观,运转得很顺畅;你把这个明了的心,放在末法时代,糟糕了,这个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扰太厉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这是第一个内因力的羸弱。所谓的魔强,这个魔不是魔王,这个魔是指世俗的诱惑、人事的干扰,叫做魔强,这是五浊恶世的思考。

第二个、去佛久远,就是外缘力。我们生长在离佛时间越来越远了,到末法时代,被邪师恶友的思想所误导。就是说:我们已经没办法去判定谁说的话是对的?,末法时代的特点是各说各话,他这样子讲、他那样子讲…我们在这样的一个魔强法弱时代,法门的力量特别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经渗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来越少。因为我们虽然有善根,但还是要靠法的力量--虽然有内因力,你得有外缘力。

所以在这样魔强跟法弱的两个因素之下,道绰大师说:譬如小树未成,经历暴雨啊,终为所折。这个幼苗…说: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萨道!’志向可嘉,但是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呢?你没有判定现在是什么时代,你这样讲不合时宜,你要是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些话是对的。所以在末法时代,你不求生净土,那就好像说──你一个菩提的幼苗这么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风雨中去摧折,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这样白白牺牲掉,对佛教、对众生没有好处。道绰大师这时候,提出了往生净土的思考,这一点对我们净土法门太重要了。

所以念佛跟求生净土在早期是两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时代,念佛的人,少部分为了消业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菩提道,求生净土。这个果地教到末法时代更是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我们开始以智慧来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到一个比较好的国土,去成就圣道,再回来广度众生,这是一个果地教的思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念佛法门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人生之苦聚,言而难尽

且不说,轮回的苦难,就我们此生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佛教词典】性善

(术语)对修善或事善之称。天台所说,谓法性所具之善...

【佛教词典】主事

指主行事务者。禅院职事之别称。禅苑清规初以监寺、维...

占寺院或僧众的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

三宝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

何谓「大佛顶」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星云大师《禅者云游与参访》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我前天和昨天都在这里讲禅...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

一生成佛的捷径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

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星云大师《为误入歧途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由衷地诉说:我们的世界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