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净界法师  2015/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个新的一年,那么学人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新春吉祥、法喜充满。

这里我想跟大家讲几句话,我们今天一个凡夫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生死业力;一个就是颠倒妄想。这个是我们过去生命所留下来的两个强大的力量。当外在的业力跟内在的妄想结合的时候,在唯识学叫做业障,就是说它已经形成我们生命的障碍了,所以我们的生命不管是快乐、是痛苦,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障碍当中来过日子。当然这种障碍从正面的思考来说,它也就是我们一种归敬三宝、追求解脱的一种新的动力,所以整个佛法,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去突破生命的障碍。

从一个初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今天在生命的障碍当中寻找生命的出口,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依止佛法的摄受,就是法力的摄受。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没办法单独地去面对障碍,我们没有这种力量,所以在整个初学的阶段当中,净法熏习就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透过佛法的熏习,来加强我们的能量,来面对生命的障碍,来化解它的障碍。

这个净法熏习,学人这个地方提出四点的建议,给大家做参考。

第一个,我们要利用六根的功能,叫做“善用六根”。在净法熏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六根当中,“眼根”跟“耳根”是最关键:用眼根去看文字的开示;用耳根去听佛法的音声。这个眼根跟耳根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样去调配呢?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精神好时,我们应该善用眼根,因为眼根的特点,就是它速度很快,能够很快地把文字的道法,吸收到我们内心中去。但是它的缺点呢?眼根是比较耗神的,因为有时候你比较疲惫时,眼根就使不上力了。耳根的特点呢?它比较养神,就是你累了一整天,可能精神很差,但是你能够找一张椅子坐下来,闭上眼睛,打开我们的播经机,或者打开我们的光盘,听个楞严咒,听一段师父的开示,你就能够透过耳根很轻松地去接受佛法的熏习。所以在整个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要掌握一个原则:精神好时善用眼根,能够快速地吸收佛法;我们精神差时善用耳根,让我们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来吸收佛法。这就是第一个原则:善用六根。

第二个原则,就是能够用心去体会。当我们把这个法透过六根,输送到我们的内心时,我们要多一份思惟消化。透过思惟消化,我们把文字里面、音声里面的道法,转化成我们的能量,所以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内心,去慢慢地体会它,把那个道法消化,如理思惟。就是说,你能够把这个道理,跟我们的身心世界做一个圆满地结合,那么这个就是第二个:用心去体会。

第三个,就是你要掌握一个积少成多的原则。我们一般人不一定有大把的时间来净法熏习,你可能只有十五分钟、只有三十分钟,但是如果你能够善用这十五分钟,你可以听一部楞严咒;你可以听一段小的开示。当我们能够点点滴滴地把这种小片段的时间善加利用,一个月、一年下来就很可观了。所以师父常说:像水滴式地学习,滴水长流则能穿石。因此我们不要放过日常生活当中的这种小片段的时间,你可以善用这个片段:在精神好的时候,你可以看一段开示;在精神差的时候,可以听一段的咒语;或者是佛号,或者听一段开示。就是好好地把握你生命中小片段的时间,把它累积起来,那么它就是一种正面的能量──积少成多。

最后第四个,就是心存感恩。佛法要能够真实受用,你对法的态度很重要,要有恭敬感恩之心。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有一种“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想法。法宝的流传,由释迦牟尼佛的出世,乃至于历代祖师的弘传,玄奘大师的历尽辛苦,把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经过中国祖师的整理,然后才能够流通到末法时代的现在,它是经过很多人的心血努力所成就的。所以当我们在面对法宝的时候,要有一种如贫得宝想、如病得药想,要有一种非常珍惜感恩的心情。那么这样的法进入到我们心中,对我们会产生很大的加持力。

所以我想,我们在净法熏习、突破障碍的过程当中,师父提出四点:善用六根、用心体会、积少成多、最后心存感恩。也就是说大方向,我们生命是追求不断地突破,不断地突破过去,不断地开创未来,让我们的生命保持一种增上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一种修行的原则,只要我们生命保持进步,我们的生命就永远充满了希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

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修行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

问: 佛教常言: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云何破除五蕴?且...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佛教词典】信行

(540~594)隋代僧。又称三阶禅师。为三阶教之祖。魏...

【佛教词典】实相观

(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密教以月轮观...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

虚云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当时,已是一百一十七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筑...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

起心动念也能造业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将「自我」减轻消灭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