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2015/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绝大部分的人,多是放舍不下对这个世界和眷属的贪爱眷恋,正因如此,才一生一生地在六道里来去,在业海中浮沉。此处姑且不论未学佛之人,即便是学佛多年的老修行,于此一着,要不忧不惧,正念分明,以一夫当关的气势,突破累世业障的重重包围,超越生死的藩篱障碍,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临终之际,善友的慰导劝勉,助念提撕,就非常重要了。

成熟收获善根不失时

在《饬终津梁》一书中,炊萸馆主说道,净业行人平日若能对于西方极乐、弥陀慈尊念兹在兹,再加上以持戒来庄严身心,此即“发起坚固善根不失时”。又云,一切缘助之道当中,以临终集净侣念佛为最切要,此是“成熟收获善根不失时”。这意思是说,吾人平素若能精勤念佛,使往生的善根牢牢地扎稳,待一期寿命终尽,必能以此为依怙,蒙佛接引,神归安养。倘若于临殁之时,能再得善友助念,则收获定能增上,品位必然升高。炊萸馆主又补充说道,若是往生善根未熟,或是戒德未全,更须广征善缘,兼藉善友的念佛回向,如此才不致让今生修为白费工夫,这样才能成熟收获不失于时。

从唯识学看助念

此外,以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临终助念的确有其必要。在临终之际,吾人无始劫以来落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的九法界业种子同时起现行,在这些无量的差别业中,一定有一法界的业较为偏重,此时因为前世引业的牵引及无始无明滋润的缘故,这一法界的境界便成熟炽盛,接着昏昧的第八识随之加以执持,来生之依正二报于焉成立。因此,净业行人临终若能得莲友助念,使之眼睹圣像,耳闻洪名,威仪整肃,心口相应,念念相续,声声不断,这便是在造就佛法界的炽盛境界。随着当下的三业纯和、六根都摄,则花开见佛、忍悟无生必定可期,这正是所谓“唯识所现”的道理。

历代祖师大德的叮咛交代

再者,历代祖师对于临终助念一事,也多有叮咛、交代。如唐朝的百丈怀海禅师,在他的《百丈丛林清规》中就提到:“临寂时至,凡伴病者,齐声念佛,以助往生,寂后一枝香尽,方理后事。”非但临终时大众齐声念佛以助亡者,乃至入棺、停棺、荼毗之时,亦以念佛为导引。若要唱赞、诵经、念咒,也以《弥陀赞》、《弥陀经》、《往生咒》为本,将所做功德悉皆回向亡者。《百丈清规》是为禅宗丛林而制,但在生死关头上,却仍以专志念佛,助亡者生西为依归,祖师用意可见一斑。

另外,莲宗二祖善导大师在他的《临终正念文》中说道:“凡人临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才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来往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话,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此时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依此者,决定往生无疑也。”由此可见,往生与否,除了依仗自己平素信愿持名的工夫外,善知识于临终时的助念提撕,更是助我们直奔莲邦的最大增上缘。

正因临终助念如此至关紧要,所以祖师大德们对于此事都相当注重讲求。民国初年,李圆净居士将各地佛学会所订立的临终章程加以汇集,并采取古今阐发临终利害之文及因助念而得往生之事迹,编成《饬终津梁》一书。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各个团体对于平时如何策励念佛,临终如何助念往生等相关事宜,都有十分严谨详尽的规定。

印光大师针对李居士此举,表示了相当的赞许和肯定。他老人家说:“此是撮举净土法门之大意及助念之利益,以期世之学佛者咸各注意,庶可大畅如来普度众生之本怀,亦堪成熟自己多劫培植之胜因矣。”另外,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一文中,也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他说:“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程,宜检阅之。”高僧大德们对于临终助念一事,看待得如此慎重、殷切,吾人无德行、修持,更应于此事多加讲求、用心。

结语

末法时期,不但众生根器陋劣,环境的每况愈下,更是越来越不利于修行。释迦慈尊特为末法众生开了净土念佛法门,身为净业行人的我们,除了应感佛深恩,勉力行持之外,若有助念机缘,更应随喜参与,因为助人往生不但是让他摆脱六道轮回的枷锁,更是在成就一尊佛,功德无量无边。

再者,生时帮人助念,临终亦必得人助念生西,如此一来,便在无形中消弭了许多障碍,回乡之路定是坦荡光明,不致横生枝节、坎坷崎岖。《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助念一事,不但能厚培善根,增长福德,更能成为自己临终时正念分明、安然生西的最大助缘,吾人于此,怎可等闲视之呢?

(摘自《助念生西须知(增订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

蚊子咬就心烦,大痛时还怎么念佛呢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大安法师:信得越深,念得就越切

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

广钦老和尚指导如何内心用功磨好剃头刀

有一天,在建筑工程正忙,工程车、建筑工人都来准备做...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

龙树菩萨:赞法界颂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佛教词典】言谛实

【言谛实】 p069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言谛实...

【佛教词典】本迹相摄

(杂语)于迹中开因而合果,合习果报果为三法妙也。于...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问: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慧律法师答...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七炉煮水的故事

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

佛珠的含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为母亲打扫心房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