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2015/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的。”这不禁使我起了疑惑:哪里的菩萨不灵呢?无论在何处,观音菩萨总是以其大悲智慧解救我们,满足众生的各种善愿,广度无边众生。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诚心祈请,菩萨总会如约而至。不论在哪里,菩萨都是一样的慈悲平等。为何在普陀山,观音菩萨就变得很灵呢,难道就是因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吗?

民国时期,印光大师回复“观音菩萨是不是只在普陀,不在他处”的问题时指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示迹道场,目的是让众生投诚有地。观音菩萨如一月在天,影现众水。

普陀山只是菩萨示现的一个道场,对于菩萨来说,何处不是道场?何处不可度众生?不论是在普济寺、法雨寺,还是慧济寺,我看到那些小心翼翼燃香、在寺院里谨言慎行的人们,他们弯腰低头地认真上香,在拜垫上虔诚礼拜,眼目低垂,嘴唇微动,诚心地祈愿。周边人声鼎沸、人流涌动的环境完全不能影响他们对菩萨的至诚祈请。看着这一切,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口口相传普陀山的菩萨很灵了。

其实,无论在哪里,观音菩萨都是很灵的。只是在普陀山这样一个殊胜的道场——菩萨示迹的道场,菩萨凝视着的岛屿,我们不自觉地收起了在外面的那份放浪形骸,收起了那份时常流露的懈怠傲慢,收起了那份对他人的冷漠,开始有了些许慈悲心、恭敬心。因此,在菩萨圣像面前,我们比以往有了更加虔敬的心,更加至诚祈请菩萨的心,更加强烈的信愿心。正因为此,我们与菩萨的距离瞬间缩短,不仅在地理上,更是在心灵上。人有诚心,佛就有感应。所以,不论在哪里,观音菩萨都是很灵的,至诚感通,即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足够虔诚至信。

在普陀山,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哪一位是菩萨的示现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在他人眼里,或许你就是观音菩萨的示现。犹记得2013年朝礼九华山的时候,我与同行的安心师兄在大天台地藏洞遇到了一位隐士打扮的云游僧人,他穿着打着补丁的僧服,背着一大斗笠,一派仙风道骨、正气凛然、法相庄严的模样,顿时让我们生起了亲近之心,想与这位云游僧人合影。僧人说道:“我一般不与他人合影,但看在你们像地藏王菩萨的份上,就合个影吧。”合影后,我们与这位师父聊了一会,发现还真有缘。在这位云游僧人的眼里,我们是菩萨的示现,而在我与安心师兄的眼里,这位法相庄严、气质绝佳的云游僧难道就不是菩萨的示现吗?

《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为说法。”传说,有缘之人在普陀山有时会遇到观音显像,而菩萨的示迹往往出人意料。有时,菩萨是年老皮皱、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有时是花白胡须、满脸沧桑的老者;有时是态度温和、儒雅从容的中年男子;有时是雍容华贵、端庄秀丽的中年妇女;有时是青春年少、穿着朴素的渔家少女;有时是意气风发、生龙活虎的得意少年。如果菩萨以这些普通人的形象出现,估计我会当面错过。

我看着来来往往的朝山者,看着闲庭漫步的僧人,看着佛前虔诚礼拜的善男信女,哪一个不是观音菩萨的示现呢?只有践行印光法师的法语“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样才不会与菩萨当面错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文珠法师《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

【佛教图片】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

三十三观音宝像-尚文杰工笔画高清大图...

圣严法师:拜求观音菩萨的感应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

普陀山南海观音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们一早上来到了普陀山最负...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佛教词典】心趣

(术语)心念之所趣。如言心行。中阿含经三十一曰:心...

【佛教词典】十界互具

乃指天台宗所谓:佛界至地狱界等十界互相具备其他境界...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合理地舍弃,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

一 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

阿弥陀佛这个愿发得太及时太重要了

垂慈接引,这个接引对我们很重要啊,这个愿发得是太及...

星云大师《持戒的开示》

有的人因为怕持戒不自由,怕犯戒,就不敢受戒。其实,...

观心的五法

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面,经常都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