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净界法师  2015/04/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的未来;如果你日常生活完全是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你现在可能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保证你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的生命当中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消业障。

所以你一定要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不能用外境的力量来引导你,这个很重要!你怎么知道是外境来引导你?或者心灵来引导你呢?我们之前也讲过,一个人一天当中都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跟着感觉走,你就是外境给你刺激什么,你就做什么。你经常做你喜欢做的事,你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就对了!改变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我们讲一个佛在世时的小公案给大家体会一下,诸位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做鸯掘摩罗,这个人以前在家是杀人魔王。他为什么杀人呢?因为他受了他师父的误导,他拜一个婆罗门的外道做师父,他师父告诉他说:“你要生天啊,很简单,你先去杀一千个人,杀死以后把他们的手指剁下来,串成一个像花鬘一样的项链挂在身上,然后我再告诉你种种的修学法门,怎么样持咒、怎么样观想,你很快就生天了。”

这时候鸯掘摩罗产生一个邪恶的思想,以杀人为功德,就拿着刀子去杀人。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把整个城里面的人几乎杀光了,不是被杀死,就是逃走了,几乎没有人住了。这时候鸯掘摩罗心想:我的功德没有圆满,还差一个啊。他就想到家里面还有一个母亲在等着他。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什么事都敢做,就要去杀他母亲。

这个时候大慈悲的佛陀现前了,鸯掘摩罗看到佛陀就想要杀佛陀,但是他不管怎么追佛陀,佛陀都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鸯掘摩罗追得很累,说:“沙门啊,你停下来!停下来!不要跑那么快!”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你的心没有停下来,我早就停下来了!”

鸯掘摩罗这个人善根很深厚,他一回光返照:诶,心停下来。他的心马上寂静下来,他的嗔心邪见就消灭了,就觉得自己不对,向佛陀忏悔,之后跟佛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之后,他还修慈心三昧,来忏悔他过去杀人的罪业。

有一天他去托钵的时候,看到一个妇人在生小孩,释放出那种很痛苦的叫声,鸯掘摩罗觉得很感动,就问佛陀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帮助这个妇人,减轻她的痛苦呢?”

佛陀说:“你可以做一件事,来减轻她的痛苦。你把你从出家以来,你内心当中,你对一切有情众生,完全没有生起一念的伤害之心,你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她。”

不容易啊!对众生完全没有伤害的心。这个蚊子怎么叮我,怎么咬我,我完全没有想要伤害它,这不容易。他把那个完全无嗔的念头回向给她,对这个女众产生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今天讲到鸯掘摩罗,说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鸯掘摩罗这个生命体是没有自性的,你看他以前是嗔心,看到人就杀,经过佛法思想的栽培以后,他变成一个完全没有嗔心、没有伤害心的念头。

所以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他的生命彻底地改变过来。一个生命改变的原点,一定是从心灵发动出来的。从心灵的改变,才有你行为的改变,最后才有结果的改变。所以整个修行是从内向外发展的,所有的修行都必须作好心理建设,才有资格修学,这是整个唯识的思考。

《唯识学》认为说:你心理建设没有作好,你整个修学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变化,这个叫做积集善业。积集善业,你的心还是随境转,你要成就解脱,你一定要先培养你心灵的力量,包括你心中的誓愿、愿望,跟你一个美好的思想。

以上讲到生命的二种力量:第一个、誓愿力;第二个、观照力。

总之,你要创造美好的未来,一定要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

——摘自《唯识与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北宋高僧省常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个期许,就是将来在...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

【推荐】钱是别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报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

【佛教词典】岸树

(譬喻)譬人命之危。涅槃经一曰:是身易坏,犹如河岸...

【佛教词典】无可缘识现可得智

【无可缘识现可得智】 p1089 世亲释四卷十一页云:无所...

你为什么要学佛

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圣严法师《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问: 请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

三灾八难

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