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智圆法师  2015/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二、怨敌:直接损害自己的人;

三、中庸:与自己无恩无怨的人;

四、有德:具有戒律等凡圣功德之人;

五、有过:具有毁犯戒律等过失之人;

六、劣于己:功德、安乐等各方面比自己低劣的人;

七、与自等:各方面与自己平等的人;

八、胜于自:各方面超胜自己的人;

九、富乐:在功德、财富等方面富贵而安乐的人;

十、贫苦:在功德、财富等方面贫乏而可怜的人。

针对这十种布施田,应以不同的意乐对待。对亲友,要遮止贪心;对怨敌,要以慈心对待;对中庸者,要以珍爱心对待;对具德者,要以信心、恭敬心对待;对有过者,要以悲悯心对待;对低劣者,要断除傲慢心;对平等者,要断除攀比心;对超胜者,要断除嫉妒心;对富乐和贫苦者,应知他们以有漏五取蕴粗重而生起,又为贪爱所逼恼,故应对其发起猛利的悲心而布施。

实际上,“十”代表圆满,即不论对有恩、有害、中庸、有德、有过、低劣、相等、超胜、富人、穷人,都应当平等布施。等施怨亲,等施贤愚,等施贫富,十方圣凡都是菩萨施供的对境。

大乘布施属于行菩提心,而菩提心的德相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其利他方面的所缘境为一切有情,只有对一切有情平等布施,才能和菩提心相应,否则就会失坏菩提心。因此,以偏袒心布施也是魔业。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会生起很大的苦恼?”

比丘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的!佛陀!”

佛陀又问:“如果这个穷人受不了物欲的诱惑,向人贷款来满足私欲,这会不会使他生起苦恼?”

“会的。”比丘们回答。

“这个穷人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又滋生利息,是不是会产生苦恼?”

“会的。”

“穷人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及利息,债主因而上门索债,是否会令人生大苦恼?”

“会的。”

“债主因为穷人不偿还债务而天天上门催讨,是不是很苦恼?”

“是的。”

“由于穷人不能偿债,因而被债主抓了起来,是不是会生大苦恼?”

“是的。”

佛陀接着说:“世间法中,穷而贪是大苦,向人贷款也是大苦。同样的,在圣贤法中,不相信善有善报,不肯受持禁戒,不肯学习布施、智慧,没有博学多闻,即使拥有许多的金银珠宝,也只不过是一个富有的穷人,没有真正的、无形的财富,是一个真正的穷人。

假如一个人的身、口、意行恶,这就是在贤圣法中向人举债。行恶之后不肯发露忏悔,这就是由借款所滋生的利息。大众见了身、口、意不净的恶人,批评责备他是大众中的一根刺,恶人听了不但不悔改,反而覆藏反驳,这就如同债主索债。又如恶人在树下或空闲处,心中所思所念无非是贪、瞋、痴,这就如同债主天天上门讨债。因为身、口、意作恶而堕落恶道,这就如同被债主牢抓而不放。天下最大的束缚,没有再比地狱、饿鬼、畜生的束缚更加痛苦,有智慧的人应该要知道拔除烦恼束缚的根本。”

比丘们听佛陀的教示后,莫不收摄身心,精进修行,以免被三苦所束缚。

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有些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毁于一念的无明,而铸下终身的憾恨。我们成圣成凡与否,就端看我们如何摄持正念,时时与正道相应,而不逐尘随浪,忘失本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正念应供

过去佛陀在婆罗园弘法时,一天,着衣持钵入婆罗村乞食...

星云大师: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早晨,我遇到柜台小姐曾淑芳,她是从天主教办的文藻外...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慧律法师: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

为什么说一切观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因为你执着金钱,你...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

净界法师:念佛法要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重点是念佛法要。我们希望...

【佛教词典】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蕴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为慧蕴】 p0507 瑜伽六十八卷二页云...

【佛教词典】空相

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

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别人

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二十三条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因小失大,莫此为甚

世间上,许多人因为贪图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则是只...

他花5年时间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习惯预示着一种因果关系。习惯决定着财富、贫穷、快乐...

既然诸法都空,为什么还要去度众生

有人问:既然般若系经典讲诸法的空性,毕竟空、无所有...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