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净界法师  2015/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倒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我们叫做菩萨,颠倒的众生我们叫众生。一个菩萨跟众生在面对生命的时候,他们二个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他是活在未来,他是着眼在未来,所以他要的是他内在心地法门,他每一件事情,重视他心中所造的业力,他重视他的资粮。而众生是活在现在,所以他把果报看得很重要,他为了追求现在的果报,可以牺牲未来去造恶业。你看这种人是这样,他可以不管未来,他要的是现在快乐。

所以,菩萨跟众生这二个心态不同,当然我们从心态也可以看得出来未来的结果不同,所以我们讲生命的相貌你有二种选择:

一、如果你心随境转,做一个生死凡夫,即成生死轮回,无尽流转果报。

二、如果你境随心转,做一个菩萨,即产生一种还灭之解脱。

我们的生命受了二种力量的影响:第一个,外境的影响;第二个,心灵的影响。前面讲过,佛教是重视心灵力量的,所有的戒定慧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如果你放弃了心灵的力量,那你一生当中完全由外境来主导,你活在业力当中。所以,你这个人一出生,你的业就被算得准准的,你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死掉,清清楚楚的。标准的生死凡夫——心随境转,因为你完全没有培养一种心灵的力量,你对未来没有一个愿望,没有培养一个好的思想来对治自己,这种人叫做活在过去,顶多活在现在。

身为一个菩萨,他心灵培养一种美好的力量,去创造未来。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今生是由很多的过去所累积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很难摆脱过去的,真的是如此。我们内心当中很多是过去的等流习性,直到有一天,诸位知道你们生命真正变化是什么时候吗?对了!受戒的时候!

一个人产生最大方向改变的是受戒!你看你受戒的时候,你面对三宝的境界,发自内心地许下你心中的誓愿:我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这个愿望的可贵,他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境界出现,不影响我断恶,不影响我修善,不影响我度众生。

你说一般人他也可以断恶,也可以修善啊,但是一般人断恶修善,那是靠外在的环境——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伤害我,我就伤害你。一般人断恶修善是心随境转。

受戒人不是这样,我不管外境怎么样地变化、别人怎么样地刺激我,我心中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一点也没有改变,由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他不是用外境来引导,这个人的生命就开始变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心灵「清明」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心开路就开

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妄念之多,皆由正念提不起

妄念之多,即由正念提不起。如正念得力,妄念自无。何...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

【佛教词典】四善根位

【四善根位】 唯识宗将实践修行的阶位分为五位,其第二...

【佛教词典】了悟

(一)乃指对诸法实相、宇宙真理之明了觉悟。 (二)宋代僧...

了幻法师:如何面对婚姻的不如意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

文珠法师《改善自己的命运》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如何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