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2015/1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引生贪欲的外境,若去观察其本体,不过像水泡一样没有实义,又有什么可贪的呢?

外境既然无实有,再往内观察自己的心,它也同样不存在。尽管我们生起的每个心念,看似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但若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它是刹那性的,当下生、当下灭,本体犹如虚空,了不可得。既然所贪的“境”不存在,能贪的“心”也没有,那又岂能生起贪心!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贪心根本不存在,为什么我仍在贪执呢?”这确实令人非常遗憾。因为凡夫被无明所障蔽,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往往当成了真实不虚,进而不断产生执著、烦恼、痛苦……说白了,这完全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当然,明白了贪心是空性的,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还要证悟。就像一个人只是理论上懂得了怎么开车,却从来没付诸行动的话,那不叫真正会开车。

大家务必要牢记:一切法在究竟上虽然是空性,但对空性也不能执著!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于财物,连自己都舍不得享用,布施别人就更不可能了。这种人在临死之际,其吝啬本性会对解脱产生巨大的障碍,命终后甚至会转生成饿鬼。即便再生为人,也必然恒常感受贫穷之苦,生生世世都与财富无缘。所以,我们务必要想方设法断除吝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这个境界好还是先前境界好

问: 我在以前修行时,头脑中经常出现读经、背经和睡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地藏如意宝,能满众生一切愿

在《地藏十轮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就是法界的如意宝、...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佛教词典】虾蟆股

(物名)堂塔建筑,其搏风或楣与台轮之间,上部开为左...

【佛教词典】拈提

谓拈评古则。又作拈古、拈则。禅林说法,拈举古则公案...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

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

问: 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号念到底

问: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