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净界法师  2015/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回忆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缘的是三宝清净的境界而修学,但是我们的心,是住在一个有相的妄想中,做一些慈善事业、护持三宝、结结缘的事。什么叫真心?古人说:连梦都没有梦到,不知道什么叫真心。所以这个时候就叫做善念——有所得的善念。

第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地方很重要!开始脱离妄想,脱离外境。你看有些人,他学佛以后很正常,过一段时间变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他不太喜欢讲话,也不太喜欢外出了,他开始从有念而入于无念了。所以从假入空这一段过程,菩萨他会暂时的远离人群。这个阶段是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有时间等待菩萨,因为这是必经过程。

我讲实在话,一个人没有经过从假入空,你说你学佛的时候很快乐,中间也很快乐,后来也很快乐。不正常!不正常!怎么会这样子呢?除非你是再来人!你怎么没有经过大死一番的过程?不可能嘛!你都没有经过脱离妄想的过程,那你是跟妄想在一起。所以大凡是修行当中,有大突破的,一定有一个不正常期,他开始不喜欢跟人家连络了,也不喜欢讲话了。这个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三年、或者是五年、或者是十年,因为他开始再面对心中妄想,开始见相离相,开始在跟它脱离。

第三,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他又重新出来面对因缘所生法。这时候又培养一个善念,但是这个善念,跟第一个善念,可不一样——青山依旧在,夕阳已经不是昨天的夕阳。他来到人世间,利用因缘的假相广修福德,但是他无住,不会被因缘法所伤害。

这三个阶段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安住!先成就正念,你才能够生起善念,这个善念才能够跟解脱道相应。我们要先脱离妄想,然后再重新依止自己的妄想来断恶修善。那你会问:拜佛是谁?当然,也是一种妄念,因为你要缘这个有相的因缘。但是当你成就无念的时候,再生起善念,这个善念也是一种顺从真如,是这个意思。

修行,你一定要很清楚的认清路头,方向是很重要的!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解脱道的因缘,它一定会有解脱的结果出来。我们可能刚开始走得不是很快,但是你的路头一定要走对。我要提醒大家:成佛之道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走错,你走错,你还要回头,你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修行宁可千年不悟,绝不可一日着魔!它的方向就是先从假入空,先从有念入无念,然后再从空出假,再从无念当中生起一个善念。先求正念再求善念。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有修行跟没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是非当教育 磨练真功夫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苦难的众生布满每个角落,我们要发...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

省庵大师:念佛著魔辩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已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

【佛教词典】生津

(杂语)生死之河津也。寄归传一曰:依行则俱升彼岸,...

【佛教词典】不来不去

梵语 anāya-vyaya。为佛典中表示诸法自性之用语。谓自...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助念人员怎么掌握开示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开...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

贪图供养堕饿鬼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

鬼道的众生有哪些呢

在中国民间,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鬼节,要祭祀祖先...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