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净界法师  2016/04/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你在受用果报。你活在快乐跟痛苦的感受当中,这是第一件事情,你在享受种种的受用。第二个,你同时也在造作很多新的善恶业力。

受用果报跟造业,在唯识学中它们两个是分工的。果报的受用是第八识管,造业这一块是第六意识管。所以当我们受用果报时是不得自在,第八识是不跟你商量的。第八识释放业力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今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这件事情第八识不跟你商量,你没有主导权,那完全是过去业力的释放。所以第八识在释放果报时,你不得自在。你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认命随缘。

当然,人生也不是如此的悲观,你还有第六意识。你在面临生命果报时是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造善,也可以选择造恶。所以在因地时你有选择权。在逆境当中,有些人选择了自暴自弃,有些人选择了奋发向上。所以果报你不能选择,但是因地你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它是第六意识主导。所以人生就是果报跟造业两个交互的作用。

当然,这个当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你造业又会得果报,这个果报又会牵动你造业,因果之间,它是一种循环。所以唯识学的人生观,是建立一种无量的生命观,生命的相续必须由业果相续来支撑。那么因果的相续,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业到果之间,必须有一个桥梁让它相续下去,因为它们两个都是生灭的。你享受快乐时,它是一时;你造业时,它也是一时。当因果都刹那生灭以后,到底谁能做因果的桥梁呢?那就是种子了。

唯识学最大的成就,就是它建立了一种种子的概念——如实地保存了我们的业力,等待适当的时间变现果报。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追求解脱轮回,你迟早要面对你的种子,因为它是你背后一个很强大的引导作用。它虽然无形无相,潜伏,躲在背后,但是它的确有一种力量在主导着我们。我们无量无边的种子,“恒转如暴流”,恒常相续,刹那变化,没有形相,但是它的力量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的目标是临终正念,提起佛号跟弥陀感应道交。但是你跟弥陀感应道交之前,必须要面对自己的种子,不能完全忽略它的存在。你既然迟早要面对它,从佛法的角度,你早一点了解它,早一点调伏、引导它,对我们是最好的。不要等到临终时,你才充满了惊讶,到时候来不及了。

唯识学它在主导我们去认识种子,让我们了解自己时,它把种子分成两块:第一个是属于思想的种子,第二个是属于业力的种子。你必须面对这两块种子,这都是我们过去生长时间的生命经验累积下来的。

首先我们要面对的是思想的种子。我们的思想,从唯识的解释,有很多的宝藏,当然也有很多的地雷。什么是宝藏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善根,学佛法的善根。这是前生的你留给你的宝藏,你要好好利用。当然每个人的宝藏善根不一样,我们的确佛性平等,但是我们把佛性转成人性时,它的确是不平等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找到生命的价值》

经常有人向我诉苦,说他们自己这一生好象是白活了!不...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身有生死,法性不灭

3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0级大地震,地震、海...

这世界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问: 弟子有个问题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就是六...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个青年背著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佛教词典】三十七道品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

【佛教词典】见圆满

【见圆满】 p0639   瑜伽九十四卷二页云:复次若有弃...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

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德亮法师往生见闻录

时维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点二十分,德亮...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今生不要再错过念佛往生的大好机缘

问: 弟子是医院离休的医务人员,虽是护士专业,但是从...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调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