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净界法师  2016/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看唯识所现:

这个唯识所现这个识是指什么识呢?第八识。

第八识它含藏我们过去善恶业力的种子,等到今生成熟的时候,它的工作就是一个叫异熟,就是释放种子,变现果报。变现果报的时候,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想法;感受我们前面讲过是个人的循业发现;比方说,我们从一个大的总报来说─一水事件,这大家很清楚啊,一盆水在那个地方,我们人有五戒十善的业力,我们去跟水接触的时候,感到清凉的感受;饿鬼道的众生去接触水的时候,他感到是一个热恼的火。这个水本身没有自性,是个人循业发现嘛!

又比方说,我们今天有三五个人在讲话,突然间有一句话你听得很刺耳,那你过去生这方面有罪业,你过去生肯定有批判别人,所以你听到这一句话,你就会有痛苦感受。其实这一句话没有错,一句话释放出去,每一个人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这一部分,你有什么业力,这一句话进入到你心中的时候,它变现的,是你自己业力变现的,叫自变自缘。

所以在唯识学上说:一个法要进入你心中,要产生一个变现——随顺你的业力变现。你看那个水,饿鬼道接触水的时候,它变现成火,这是循业发现!我们如果看一个人不是很高兴,不是去改变他,赶快去忏悔啊,你有这方面的罪业啊!所以我们在修《楞严经》的人,他的思考模式法法销归自性─他每一个法,都在观察自己的内心的即空、即假、即中,都是你个人的问题。从总报来说是一水事件,那别报也是这样,你看那个<读者文摘>,讲到一个个案说:

美国有一个人他吃玻璃,他吃玻璃吃得很高兴,有人问:你吃玻璃感受怎么样?就像那个脆饼一样,吃起来又香又脆啊。但是我们吃玻璃是很坚硬啊,他不但吃它还可以消化,他过去有这方面的业嘛!中国大陆有人吃石头,把石头像当花生一样的吃,所以我们的感受,完全是个人的循业发现。感受结束以后,下一个就是你的想像─安立名言,这个就很复杂。

感受是很单纯,因为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刹那;你说诶,这个茶喝得很香啊!诸位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你为什么喝茶会很香,你知道吗?不是茶好,是你福报大!真的,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喝茶看看!是你的福报大,你有这个善业力;你一个苦恼的人喝茶,它不会香的,他没有福报,它怎么会香呢?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这个茶只是一个增上缘,是你个人过去善业强!

第一念感受,第二念想像,到想像的时候,事情就很复杂,每一个人过去的想像力不同。

比方说,有些人他吃到一个巧克力蛋糕,他第一个感受是快乐对不对?就想说,哎呦,这巧克力不错哦,我应该把它占为己有哦。这样的想像,你来生啊,应该没有太大福报,悭贪的想像。有些人说诶,这个巧克力蛋糕不错,应该跟大家分享。你这个人经常起这种想像,你来生福报很大!这个想像它会带动业力的。所以我们从感受而到想像,这里就开始变成一个因缘了,这是我们的唯识所现;但这一部分,都是继承过去生命留下来的。感受是继承你的业力,想像是继承你过去的心态!你过去的心态是布施的心态,你今生还是喜欢布施;你过去喜欢悭贪,你今生还是悭贪,这个叫做等流性,我们现在对过去是没办法啦,概括承受。

修行的困难就是─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修行的困难,就是你内心深处,留下一些乱七八糟过去的想法,这个很麻烦,有好的、有坏的。这要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说你不要老是打这个妄想,不可能,已经打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唯识所住这个地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打坐中险些投胎成猪的故事

在他年轻的时候,在成都五担山有个文殊院大丛林,后面...

如何转业力?如何忏悔消业

识得业力,不随业转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师父和大家...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

占寺院或僧众的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

三宝物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

什么是无始劫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佛教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佛教词典】伽那那伽尼多

(杂名)Ga?anaganita,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百三蔓...

【佛教词典】临济宗旨

全一卷。宋代僧觉范慧洪(1071~1128)着。收于卍续藏...

高处不胜寒

现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楼来代表它的雄伟壮观,现代人也都...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

打坐的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

吃素十大好处

国际素食日(或国际素食节),是一个自1986年开始来源...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