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2016/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出家僧人写给父亲的信

尊敬的父亲大人慈鉴:

出家两年余未亲闻您的慈音,12月28日路经福州与您通话,悉知家中一切安好,又因父亲能想通并接受我走出家修行之路,而非常高兴,非常欢喜。您的支持与慈允即给我很大的鼓励,我若不能修行成就,将拿什么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明代佛教高僧莲池大师曾说:“父母恩重如山丘,三牲五鼎未能酬。双亲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父母恩重如山,即便是用三牲五鼎这种侍候皇帝的供养,也难报答,唯有助双亲解脱烦恼的尘垢,作为儿子应尽的孝道才算完成。

此次去信,一是因春节将近,故写信向父亲、姐姐以及众亲人问好、祝福,二是报平安,免去父亲对出家儿子担心挂念之情,随信寄去两张近期相片,愿父亲见信、见相如见人,一切放心,儿子自会照顾自己,更何况我身边还有很多良师诤友,常常关心、帮助,犹如父母,犹如亲兄弟一般。我将现在的生活、学修状况向父亲启白如下:

今在北方一寺院中,冬天和山东老家差不多,都比较寒冷,至今已下了两场雪,但住宿的房间,以及学习的教室都有暖气,不太冷。穿的衣服、盖的被子等都是寺院统一采购的,在这里衣、食、住、行一切合理开销都是寺院给报销。我们个人基本上可以不畜钱财,“利和同均,按需分配”,基本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做法在其他寺院或社会上的公司、单位都比较少有,我们寺院这样做的原因,是要真正培养一群优秀的佛教僧伽,让我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修学佛法,乃至每个人的父母都有可能被接到寺院办的慈善敬老院中养老,安享晚年。佛教的振兴和弘扬,靠的是真正有内涵的出家人,所以从最初的剃度、受戒,到平日的学修都尽量做到如法如律。

我来到僧团之后,学会了很多事情,比如包包子、炒菜、做饭等等。在一个团体中生活,依众靠众,互帮互助,尊重接纳,善良慈悲,与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欺上瞒下、鱼死网破截然不同。我们营造的是如孔子说的大同世界,佛陀说的十善社会,乃至人间净土那样的纯善环境,这是一份崇高的人生宗旨,为利益一切人而去努力,这种发心是最珍贵的。

我时常在思考、抉择,人生的价值意义何在?财、色、名利、地位都是短暂的快乐,而且一生就忙碌于此,我觉得这样毫无意义,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家前的两三年就是对这个问题想得透彻、明白,才有舍弃世间的一切、割爱辞亲、进入佛门的决断无畏,即使如泰山大的困难,也要踏平它;大海挡路,也要舀干它。

那时的心情的确是如铁石一般。出了家,也是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使我的修学不断增上。不曾因为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就悠悠卒世。父母养育,师长教导,善友护持的恩德,成就了我坚定的人生目标,此恩难忘!

我们寺院,以及师长,不仅有“食”(物质方面),更具有“法”(佛法内涵),我住在这里,身安心亦安,能如法修行办道,所以我们不像世人眼中的出家人是避世、消极,“青灯伴古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我们是三学增上的佛教僧伽,看透了五欲六尘的真相毫无意义。

世间人永远被虚幻的苦乐所蒙蔽,一生忙碌,终归梦幻;进而感受到佛法带给人的启示,是极具真实意义的。两年的修学生活,更是证明佛法真实不虚,所以这条路我必定是要走到底。

非常希望父亲您也能和我一样,亲自体会到佛法之真实不虚。在家中,闲时无事,就看一看我曾给您寄去的佛学书籍,乃至有精力,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到寺院看一看出家人的生活,也可当作是一次旅游,至少了解一下您的儿子为什么为了佛法而如此“痴迷”?

佛教到底有什么吸引力?使得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人,上至皇亲国戚、士人大夫,乃至学者、儒士、平民老百姓,都至诚恭敬顶礼在佛陀的座前。现在的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说佛法已普遍为世人所接受,他们难道都是失去生活勇气的懦夫吗?

数亿人信仰佛教,绝对说明,佛教有真实内涵,世界上的聪明人都已认识到佛法真实不虚,而深入佛法的大海,受益无穷。

希望父亲多多保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一切的本钱。您年轻力壮时,为了我们一家四口人,付出了很多很多,您流的汗,都是为儿女而流;您的腰肌劳损也是因为我们劳累过度而致,每忆及此,往往泪沾衣襟。

古人讲,忠孝不能两全,我何偿不想亲自奉侍于慈父膝前,寒暖儿问,心话子听,但今既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己任,暂辞慈亲,为的是在净土成为永恒的菩提眷属。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千古美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出家人的本份。

尽书千言,不能表达一片赤子之心;纵笔万语,不能表达对慈父的感恩与思念,就此搁笔吧!

祝愿慈父:

佛光注照,菩萨护佑,身心康泰,六时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在家人如何体验出家生活

我们都敬佩出家师父能够放下万缘,舍家离欲,出家修行...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

出家人的袈裟为何如此殊胜

时值酷暑,不少居士来到寺院礼佛,稍一走动就会满头大...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

对自己没自信该怎么办

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 害...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

【佛教词典】娑界

(界名)娑婆界也。...

【佛教词典】慈恩

(术语)施慈悲之恩德于人也。无量寿经下曰:蠕动之类...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

让目标看得见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