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净界法师  2017/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点我们真的要知道。今生的痛苦我们可以接受,但是我们不能接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为我们的未来有无量的生死,而每次的受生都夹带了老病死的痛苦,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所以,轮回的可怕,不是它今生给你多大的痛苦,而是它辗转相续,无有了期。

这种痛苦没有止尽,不知道哪一天是个头。生死大海一望无涯,你到了大海的中央,看你的过去是无边的痛苦;但过去就过去了,关键是看你的未来又是无边的大海,这是最可怕的。就是说,轮回给我们最大的压力,是它不会自己结束。这最麻烦,它这种相续的力量是最可怕的。

当然,我们希望把这个相续断掉,就是断相续心,你一定要知道它的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力量让它相续的。诸法因缘生,一定有一个环节出差错了。

好,我们来看看《唯识三十颂》,对轮回的相续,天亲菩萨是怎么说的。我们把这个偈颂念一遍。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轮回为什么会相续呢?我们的第八识累积很多的业力,当然这个业力是有漏的,属于自我意识推动。你在造业时,心中是有所求、有所得的,希望按照这个业去得果报。你布施,希望通过布施,来生由我去受用这个快乐;持戒时也是如此。你有一种自我概念来推动所有的善业,这种都是有漏业。

第八识有漏的善恶业,加上第七意识的执取,“二取”,包括能取的“我”跟所取的“我所”——当第八识的业力跟第七意识的执着、爱取结合时,糟了!我们本来那个点状的生命,就形成一个无量无边的“恒转如暴流”的水流,一种相续的、一条直线的生命了,就使令“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你今生结束以后,你来生会马上得果报。你一定要得果报,因为你两个因缘都具足:第一个,你的业力还没消;第二个,你的执着还在。这两个是轮回的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修行必须破法执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

心力?业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

【佛教词典】三和

(名数)言根境识之三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触之心所。唯...

【佛教词典】猛利乐

【猛利乐】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猛利乐者:谓...

艺人取乐大众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到摩揭陀国游化,住在王舍城北方的...

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圆寂

一代宗师逝矣 慈悲精神永存 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

虽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么是妄想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如...

【推荐】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

让孩子乐观一些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

心怀嫉妒,必定也反噬自己

一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他各方面因缘...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

以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

要知道由闻思修修心的方法和次第,对此获得定解之后,...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