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如瑞法师  2017/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菩提愿。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有大的志向,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把它做好。

孔子也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我们欣赏千里马,不仅仅是它的力气,更主要的是赞叹它的美德。我们人也是如此。实际人与人之间相差不多,根本的差别就是在有没有道德。

我们很多同学也很有抱负,但是回归到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一种反省力,生惭愧心。如果你修惭愧心,修到一定境界时,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和任何人相比自己都很差。在众中,让他高傲也高傲不起来,觉得自己实在做得很不够。如果没有惭愧心,很难生得起来这种反省力,就会觉得我了不起。与人相处,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当这种心态生起来,自己只有退步。因为别人在进步,而你却还在愚痴当中。

常常反省自己,对修行、对培养道德非常地重要。我们都想得到圆满,但圆满一定是从弥补残缺开始的。每个人必须得承认自己无始劫来的习气,这就是障碍,这就是残缺。怎么样来弥补呢?就是要从纠正我们的言行与心念开始。

一般人的言行,起心动念,常常都是想我怎么样能够省点事,怎么样能够偷点懒、占点便宜等等。总而言之,所想所做,和修道都是相违背的。当我们反省力生起来的时候,就会生起来一个警觉心。常常地反省,不失警觉心,就知道念念纠正自己。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一起修行,同是吃饭、穿衣、过堂、诵经,但是有的人心在道上,有的人还没有回到道上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用心的不同造成的。

有的人天天诵经、拜佛,但心里想的只是求自己能得利益就好。这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于道了。只是远远地种一个善根,还不能成为究竟解脱成佛的资粮。反之,如果是为了救度众生苦而做一切事情,这就是成佛的心,将来必定成就佛果。所以若是不懂得去念念拨正自己的心念,功德差别就会非常大。

如果我们真正能从内心里来反省自己,就能够不断地了解自己,会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我无始劫来的习气,哪些是新养成的毛病。生起来警觉心,不断地拨正自己,这样你的修行就会生起来一种踏实感,会感到很充实。

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在于我们能生起惭愧心、警觉的心,能常常反省自我。生起来警觉的心,让自己念念都在道上,步步走在菩提道上,这样我们的菩提大愿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

如何用《地藏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春节餐桌必备的10大素食食材

南瓜 南瓜含有胡萝卜素 打榜理由:同样含有丰富的胡萝...

通过专注跟正知来对治菩提心的失坏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佛教词典】持名称者

(明王)胎藏界释迦院之一尊,耶输多罗之译名。此明妃...

【佛教词典】意有二种

【意有二种】 p1208 摄论一卷四页云:此中意有二种。第...

把这十种障碍转成助道因缘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在爱情中成长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学佛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

能够学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

星云大师《谈空说有》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各位讲...

十种应当远离

(一)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上师,应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