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净因法师  2018/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

倾于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的生活,也是无法得到解脱的。所以僧团的生活,既否定极端的享乐主义,同时也否定极端的苦行主义。佛教主张的是中道的生活。只有按八正道去生活,才能获得解脱。这是佛陀的根本意趣。

对于出家众来说,绝对禁欲有三种原因。首先,佛陀对出家人说绝对的禁欲,是因为佛陀的根本思想是,爱欲为生死之根本,它是人间最大的束缚,所以必须远离。从这种意义上说,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脱离“爱着”和“系缚”。为了使出家人早出生死苦海,佛陀要求出家的比丘从人生最大的爱欲──性欲断起,所以主张绝对禁欲。

其次。如果出家人也贪五欲,娶妻生子,他的主要精力就会被分散,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修道,而是如何养家糊口。爱欲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修行佛法、弘扬佛法最大的障碍。因此说,没有梵行,就没有出家人!对于出家人来说,出家学法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修梵行,自愿终生不结婚,过独身的生活,完全放弃爱欲,如此没有家室之累,便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静坐、教化众生,护持和宣说“正法”。更能好好地集中精力,在解脱道上精进用功,以期早证佛果,所以,出家是解脱道上最理想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出家人禁欲是为了更好地保存精力去习静坐。根据中国古人的体验,人的精力来源于三个方面:精、气和神。三者中有一个使用过度,我们就有可能精力不够,腰酸背痛,甚至萎靡不振。三者有时又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对于一个专注静坐的人来说,精力特别重要。有人讲,色食人之大欲,要出家人禁欲,有违人性。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首先修行是多生多世的事件,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比丘、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是属于修行者中最高、最严格的一类,确实难行,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如果有人自己认为还没有那么高的“定力”与境界,无法修独身的梵行,他完全可以退而求其次,绝不要勉强自己,跟自己为难。比如出家后,如果无法适应独身梵行的生活,他完全可以舍戒还俗,回到社会上,以居士身份,重新找到适合他修行的最佳方法。所以说,尽管佛教主张出家人完全禁欲,这并不等于说佛教主张所有的人都过禁欲的生活,更不能说佛教仇恨正当的夫妻生活。绝对禁欲只对出家众适用,而对占大多数的在家信徒来说,佛陀主张他们必须过正当的夫妻生活,不邪淫。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在芸芸众生中,也有极少数人,当他看到在家生活犹如牢狱,出家生活犹如海阔的天空,想到出家的种种好处,选择了出家。出家后,非常喜欢独身梵行的生活,觉得很自在。这部分人就成为长期出家修道者。当然适合修梵行的人自古以来便只占少数,所以最后真正能坚持长期出家的人数不可能很多。

其次,出家人对爱欲并非采取压抑的手段来处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修习禅定后,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远远胜过世间五欲之乐。正因为如此,出家人能正确对待世间的五欲之乐,对待爱欲并非使用有违人性的压制方法,而是像大禹治水那样,疏导它,使它升华并转化成有用的能量,为修习禅定服务。佛法的妙用即在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专访净旻法师: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投入到大觉法王的怀抱...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真假出家人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佛教词典】边地

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

【佛教词典】三退屈

又作三种退屈。乃菩萨五位中,于第一资粮位之间可能产...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