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来果老和尚  2020/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无静处,夜无静声,正兴此法反;乡村荒野不能办,人声畜声,及男色女色,世俗风习,至深且重,更不能办;小庙关房,檀护酬应,人迹往来,佛事经忏,粥饭参差,更不能办。独有阿练若处,正办此道。

阿练若,梵语,华言寂静处,又云无居女人处,又云第一头陀地。行此一法,定在头陀处,才好真行,能放下行。离此处行者,如在石上种田,可能行否?可有收获否?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其义云何?类如木船与飞机为比例,木船一日行数十里,飞机一日行数千里。又如他处参禅十年,不如丛林参禅一日。斯何理解?在他一切处参禅,每日参禅时少,忙外务时多,纵有一日真参,又被他缘攀扯。

禅宜静而心宜动,故在他处参多年禅,成个百无所知呆子。一进丛林住下,如定水澄清,内清外洁。思之!在他处参多年禅,未一日静坐,今在丛林,日日见工,天天寂静,纵有规矩,防止业动与身疲厌。

规矩万不能少,少则不但规矩讲不来,行亦不上规矩,久之规矩松懈,住众不安。参禅人要知规矩为丛林本,本立而道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来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佛教词典】大乘起信论

全一卷。又称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梵 A?vaghosa)...

【佛教词典】人中树

(术语)诸佛之身业能除世人之热恼,故曰人中之树。仁...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此岸与彼岸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

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称普贤萨...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莲池大师自行化他之妙德

明蕅益大师亦曾偈赞莲祖:世竞贵奇特,师专守平常。人...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