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智圆法师  2018/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选定这条道路,就应当一股劲往这上面使。专修的,当然一心阿弥陀佛,修什么都归在阿弥陀佛上,学什么也归在阿弥陀佛上。这样主线是很分明的,一个心驱使的力量,没有分成多种,以这种愿力就容易契合。

如果是兼修,那也要一向专念。就像平常吃五谷粮食,虽然有几种,但每一种都是主要的。同样,所谓的兼修,并非把念阿弥陀佛或者求生西方看成次要,漠不关心,有口无心,那是不能往生的。就好比世间成家,意味着往后的一切将要同舟共济,在缘起上有非常大的走向。

同样,往生极乐世界的走向就是要到阿弥陀佛那边去,此后,解脱在这个重点上,开悟在这个重点上,圆成普贤行愿在这个重点上,迅速成佛在这个重点上,那么还有比这更大的重点吗?这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将像箭一样投向西方,而摄持我们过去的正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力量。

因此,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净土,就应该把它看成极其重大的事,不要想成是很小的事,或者不必要关心、不必要用心,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的求往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的解脱和成佛的路是归心于阿弥陀佛,如果是兼修,也要把所修净业和其他修法功德回向到往生极乐世界上。总之,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往生的切愿是不可缺少的,事事、时时,各种各样的善根都要往那边回向,这就成了真正的主题。

从一般人的情况来看,多次地参加念修一百万佛号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弥陀本愿主要以名号来接引众生、救度众生,把全分的功德、力量摄在名号里,让众生和佛的心相合,以名号作救生圈,把众生从生死里救出,所以这非常关键。

从前也说过,名号即光明,名号即智慧,名号即佛力。这就是说,阿弥陀佛叫“无量光”,他的光明遍在法界一切处。他又叫“十二光佛”,光明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力量。光明在哪里呢?光明就摄在名号里,当你念阿弥陀佛时,光明就在你心中起作用。一念名号,光明就在摄你,就在心上建立缘起,就在作加持、净障等等。这就知道,弥陀愿海以光明和名号救度众生,我们要顺应佛的愿海,一心持佛的名号和佛作深度的联系。当名号持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和佛的联络就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这样,我们将被佛救拔到殊胜的西方净土,永远脱离生死苦海,这是非常易行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

法藏菩萨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经文】 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我是个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问: 师父,我皈依佛门多年,是个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佛教词典】沩山三种生

沩山灵祐为接引学人证得大圆镜智(佛智),达自由无碍...

【佛教词典】缥帽

指淡青色之帽子。又作缥帽子、缥冒。俗称华帽子、帽子...

小偷与三皈依

从前有个老和尚,也没住在庙里,自己找了个破屋子单门...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事事像铲柄

这天,给孤独园内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佛陀刚...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

自己教育自己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衣里宝珠的譬喻

衣里宝珠的譬喻...

念佛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

我们先谈一谈念佛的人为什么要修习出离心,如果不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