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如瑞法师  2019/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丘尼戒本》七佛略教诫中,拘留孙佛的教诫偈虽说法与此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所以,我经常鼓励那些初学者:“当你勇敢地剃发染衣搭上袈裟,准备走这条修道之路的时候,就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我一定要做一个好佛子,做一个好出家人,不断地纠正自己的习气毛病。让我的身安住于佛法的正道上,让这颗心慢慢得到净化。”

我们翻开佛的经典,每尊佛的教诫无非告诉我们,修行一定要落在实处,用佛的法不断地改变自己。如果只是知道了,不认真去修是没用的。就如拘留孙佛的这两首偈,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思惟,认真地修,慢慢就能让自己的行为和心地纯真,得到修道的利益。

希望各位好好地检点一番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把所学所闻的佛法都落实在修行当中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戒之在色赋

【原文】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佛教词典】四禅

(术语)分贯练薰修之四种为四禅也。【又】四禅天四禅...

【佛教词典】道器

指堪修佛道之根机,或能担任道业之人才。梵网经菩萨戒...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

慈法法师:拜药师佛能令见者欢喜

近代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法师的名字不太好讲,因为不太...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

【推荐】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

忏云法师开示集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

上报四重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