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  2012/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这个问题,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缘如意,等到诸漏既尽,生死已了,不仅是万事如意,更能一切如意!

不管是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志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罪障,了脱生死,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和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若遇顺(如意)逆(不如意)诸境,而能忍受,更能做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果能如是用功去行,终身不辍,定能一切如意,成佛有期。

若是放不下五欲的享受,又想冒充好人,做个名誉佛教徒,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因果是大公无私,无枉无纵的裁判者,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丝毫不爽。所以说如意与否,完全操之在我,而不在事,请你先做到如万事的意,然后万事必能如你的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临终时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吗

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佛教词典】诸佛咨嗟愿

又作诸佛称叹愿、诸佛同赞名字愿、诸佛称名愿、诸佛称...

【佛教词典】劫比他国

(地名)Kapitha,在中印度,周回二千余里,城西二十余...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出现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惧也不要嗔怒

在修行过程中都是凡夫,对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