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2012/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控制负面情绪的策略。

1、重新组织自己面临的状况。与其把每一次困难或者沮丧的经历看作个人遭受的侮辱,倒不如设想一个善意的解释。

2、找出一个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应对手头的问题。拥有大约300名从业人员的全美愤怒管理协会董事会主席、心理学家里奇-法伊弗说,问问你自己:我现在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平静?这样就会将注意力转移,从专注于考虑对方必须受到怎样的惩罚,转移到要怎样才能以一种良好的方式应对。

3、“愤怒日志”,监控导致自己愤怒的因素。学习辨认和避免触发愤怒的扳机。

4、愤怒情绪一般会逐级升化。学习从1(沮丧)到10(暴怒)评估自己的愤怒情绪。如果你能在3或者4的时候管住自己,就可以更加理性地考虑问题。

5、你感觉自己就要大发雷霆,那么不妨在爆发之前稍作停顿。宾夕法尼亚州露营山的心理学家波林-瓦林表示,过15分钟再开口,或者是过一个小时再发邮件。给自己多个选择。如果在一个小时之内这件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的话,那么就让它过去吧。它不值得你为之生气。

6、自言自语的方式。瓦林博士表示,如果你总是在说这件事情是多么糟糕,让你自己感觉十足是个受害者的话,你就会变得更加愤怒。

7、认识眼下的状况。法伊弗博士说,人们常常会说,我就像我爸爸一样──我爸爸就很容易发火。你大可不必回到他们的童年时代,应对那时的状况。你只需要考虑现在如何有效地应对眼下的状况。

8、耗精力,不用拳头。当你的原脑感觉到危险的时候,它会发出“打或逃”的激素链。选择逃而非打,通过锻炼消耗掉多余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即便是一次轻快的散步也会有助于你平和情绪。

9、怒的成本。许多患有愤怒问题的人都会认为愤怒给予他们一定的优势,让他们具有优越感。芝加哥angermgmt.com网站的创始人里昂-英格拉姆表示,其实恰恰相反,你看起来就像个白痴。

最后的教训:更加关注生活中重要的事情,认识到大多数沮丧、困难以及受辱的遭遇都是微不足道、过眼烟云的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

怨怨不休息,无怨能胜怨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

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情绪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

阿修罗的生命状态与投胎业因

在地狱、畜生、饿鬼、人、阿修罗、天等六道轮回的众生...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

【佛教词典】四清净道

【四清净道】 p0441 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四清净道...

【佛教词典】二种病

(名数)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调所生之病苦,谓之身病...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

走错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圣严法师:没有自我私心的贪

今天我接受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那里来...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精进念佛时身体会出现病苦,该怎么解决

问: 居士林昼夜精进念佛,我们一般参加的同修都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