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仁清法师  2019/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这里在《梵网经》当中说“若佛子,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佛经卷。若不如法供养着,犯轻垢罪。”对佛经如果不如法供养的时候,从这个《梵网经》上来看,他是一种犯戒行为,就是犯轻垢罪啊,就是有过失的。

“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

这个佛经啊,读诵时间长了,它可能就损坏了,根据损坏的程度,我们应该赶紧修补,不必要等它没法看了,你才能再想法那是错误的;比方哪个地方不小心撕了个口,或者你用透明胶啊,或者什么情况把它缝补,以免给它口子再扩大了,及时修补及时修补。

“令恒常如新。凡持经像,皆当两手捧至当胸,不得只手携行”

拿佛经的时候,拿佛像的时候是两手拿,两手捧至当胸,一般这个我们在寺院的时候常见,在寺院里上课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拿着功课本,拿着功课本背过的那些你就合着,合着都要念心经,大悲咒等等都背过了,背不过的那个你都打开。如果绕佛,你也可以完全拿着这个,绕佛跟着。

你不要跟拿着世间其他的物件一样,就是晃荡晃荡的,叫它在腰以下,那是不如法的。合掌两手捧至平胸,不得只手携行。

“已持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足矣”

假如说你已经拿着佛经,或者佛像了,你见了出家师父也好,见了其他也好,不必要去再给他们磕头,那怎么办呢,就是可以齐眉一举,齐眉一举,就像是给出家人作礼了,因为你拿着经拿着佛像嘛。

“凡敬法,不仅敬经一门”

对于敬法不光是敬经书,还有牵扯很多,哪一些呢“即衣钵锡杖等亦同然”,就是三衣出家人这种衣服、出家人这种衣服,包括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以后啊,受了五戒以后可以搭曼衣了,你们搭曼衣的时候,不是有首偈语吗,应该先举一下然后念“善哉解脱服,波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是吧。

得念这首偈语然后再搭,这就是对法的敬,实际对衣的敬也就是对法的敬,对法的敬不光对经书的敬,对衣,对钵,出家人用的那种钵,出家人用的那种衣服,包括锡杖,这个都是法器,这个都是敬法的内容;包括我们对鱼子啊、钟鼓啊这种法器也应该敬,包括我们的念珠,念珠也是法器是这样。

“而无形无相之法尤多,兹不具列”

那个意思是无形无相的那些法啊,很多很多的,在这里就不列举了。

“常见应赴缁流之经忏,多属伪撰,纵有一二正经,亦烂碎污秽不堪。又近时诸新学家,见佛经渊博,亦间常取而观览,览经时,非仰卧依靠,则卷之若筒,斯之现象,俱非学佛者之所宜”

意思是,除了佛经以外咱恭敬,其他的没说,没说呢,但是列举了很多人,看其他那些外道书籍啊,或者其他世间那种书籍的时候,有的人就是折角,有的人卷起来,有的人直接放在这里啊,我们是不能这样做的;我们对佛经对佛像对佛的一些法器,就是完全按这个敬法这一门来做,来要求这就是敬法的一点。

印光法师文钞·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从心底至诚恳切念佛,才能感佛相应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

书房挨着卫生间,是不是对佛像及经书不恭敬

问: 至诚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

研究经典是依唐宋以前的,还是以后的呢

问: 顶礼法师!元朝之前佛法兴盛,距今千年,当时的佛...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佛教四威仪与身体健康

现代职业人士及年青人常见的身体疾病有颈椎病、腰椎病...

你念什么就往那个法界走

问: 法师您讲到说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样...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佛教词典】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p0312 瑜伽七十八卷七页云:世尊...

【佛教词典】俗戒

(术语)对于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为俗戒。法苑...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

静心念佛见弥陀,百岁老人生西方

崔成贵老居士往生纪实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阎王的感叹

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

【推荐】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今天想从衣食住...

【佛学漫画】生命底层的代码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编写生命的代码,这些身体、语言以及...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