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大安法师  2019/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见一系列的险象与危兆。诸如:精神家园的丧失、全球性的腐败、英雄偶像的陨落、文明婚恋观的瓦解、毒品孽花的泛滥、日益污染的生存环境、各类动物的锐减、贫富差距的拉大、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邪教遍布、计算机犯罪、分子生物学的潜在危险、核战争的威胁等等。种种资料显示,人类境况日趋恶化。

本世纪以来,种种或自然或人为的巨大灾难次第出现,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所面临的灾难逐渐从纯自然性、区域性发展到人为性与全球性。与古代劫难大多体现于物力、人力的耗损和毁灭,以及文明成果的丧失相比较,现代劫难则直接指向整个人类的生存基础。

罗马俱乐部发出的“人类面临灾难深渊”的警钟,持久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代有识之士本着良知所发出的呼喊,在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与科技的大浪潮中,似显微弱,同分共业,不可思议。如果人类不从内心作一根本转变,重新修复善恶因果报应的堤坝,重组道德与效率的良性互动的话,任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释尊曾悬记:“吾(释尊自称)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佛说无量寿经》)

重温这段法语,于当代人类命运,思过半矣。

佛典对娑婆世界的命运有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与小三灾(饥馑灾、疾疫灾、刀兵灾)的悬记。这些灾难不由外力主宰,悉是众生恶业所感。大三灾中,瞋恚感火灾、贪欲感水灾、愚痴感风灾;小三灾中,贪欲感饥馑灾,瞋恚感刀兵灾,愚痴感疾疫灾。

佛言:于饥馑灾与刀兵灾而死者,皆入恶道;于疾疫灾中死者,多生天上。何以故?以有疾病时,但相慰问,无有毒害屠杀及相争相夺之心故。

《婆沙论》云:人若能以一抟之食,发大悲心布施饿者,于当来世决不遇饥馑之灾。若以一阿梨勒果奉施病僧,于当来世中,决不遇疾疫灾。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当于来世决不遇刀兵灾。

《俱舍论》云:三灾起时,由二种因:一者耽著美味,二者懒惰。随着三小灾的次第出现,佛教法运也相应地渐趋衰微,直至灭尽。

世尊悬记:“始自《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终至十二分教悉皆灭尽,法灭时袈裟自然变白,藏经自然无字。”尔时,十六罗汉尽收世间一切经法,贮于铜塔,此塔沉至金刚际。佛法灭尽,犹如漫漫长夜失去灯炬,众生受苦痛煎熬。释尊怜愍众生,特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为末法众生作最后的救度。

或有人怀疑:刀兵劫中的众生,智慧福德极为暗钝,怎能受持这部义理境界甚深的《无量寿经》呢?释尊的一段法语圆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在回光返照之际,众生的根机尤显猛利,加之苦痛的逼迫,于时便能信解受持念佛法门。

据《大集经》记载:《无量寿经》灭后,释尊仍然悲心不舍众生,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劫尽之时,阿弥陀佛四字,世间众生没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或能念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人师。证知法灭之时,念佛一门乃末法罪浊众生最后得救的津梁,六字洪名即诸佛相传之心印慧命,众生出离苦海之慈航。吾人对净土法门应生殷重恭敬心,依教奉行。

若不修净土,即在四生六道之中,大小三灾之内,头出头没,永无出离之缘。了知现代人生境况与末世劫运,吾人应从内心生起深切的出离心,生起如救头然的紧迫感。火宅炎炎,众苦充满,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元朝白云法师词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吾人应反复咏吟,以佛祖古德的教示,增上出离心,并力跃上阿弥陀佛大愿船,横截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还入生死苦海,拯济常没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佛学漫画】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

我从最初到庐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见到西方三...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佛教词典】延寿堂

(堂塔)又作省行堂,涅槃堂等。置必死之病人处。释氏...

【佛教词典】一明

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

年轻是培养福报的好时​光

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庄严面相,两耳垂肩...

慧律法师:什么事都加上一个【无】字

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如何对盲聋哑说禅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佛学漫画】清明·生命之思

认知死亡的过程,同样也是一场生命的疗愈,目的是在死...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礼,德之范也。即礼是指规范,尊卑有序。《曲礼》曰:...

减程送水

有一个老人,见到几位小孩在那里玩,即说:小弟弟们,...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