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净界法师  2019/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的正报的身心世界,它的一个生起跟相续的因缘。这个地方有五大段。我们先看第一段,“迷真起妄”。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佛陀再一次告诉富楼那尊者说,说这个“明妄”(这个“明”当动词),就是我们一念的无明的妄动,而生起了种种的虚妄的相状。而这样的虚妄相状的生起,并没有其他的原因,主要的是以“觉明”来当作它的过咎。也就是说,在我们清净觉性的妙明心中,突然间想要有所发明。而这种有所发明的心就是无明的妄动,也就是一切虚妄相生起的一个主要过咎。

这个地方等于是说明,这虚妄相是怎么来呢?就是清净心当中一念的妄动而有的。“真本无妄,因迷故有”,这个观念我们前面讲过了。

我们看第二段的能所的对立。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一念的妄动是很微细的。这个地方讲到,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一种“三细”,也就是产生了阿赖耶识。我们看。

“所妄既立”,既然有一念的妄动,就有所明的“无明业相”的生起,所以,“所妄既立”就指的这个无明业相的生起,就是三细的第一个。

“明理不踰”,这个“理”者,体也,就是无明业相之体。那么既然有无明业相,当然就有能见的相状生起。能见的见分去发明这个无明业相的时候,六根去攀缘六境,这个时候我们就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整个活动范围就不能超越阿赖耶识,不能超过无明业识。也就是在一念无明妄动的因缘当中产生了三细,使令我们听闻的功能不能超越音声,见的功能不能超越色尘。

到这个地方,其实都是一念妄动产生一个阿赖耶识的三细。这个地方都还没有产生业力,因为第六意识的爱取还没有活动,只是一个依他起性。下一段就产生了业力的力量。我们看下一段。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其实把前面的观念再重复一次。就是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妄尘的成就,就使令我们这一念清净的心性,这个精明之体,分成了见闻嗅尝觉知。在眼睛叫见,在耳朵叫闻,就产生了六根的作用。本来是一念心性,“元依一精明”,因为外境的牵动而“分成六和合”,产生六根的作用。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阿赖耶识的依他起,六根、六尘、六识的生起作一个说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息灭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

【推荐】色欲招病 断欲解病

从前,有个翰林名叫邝子元,患有严重的心疾。每逢毛病...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佛教词典】式叉摩那六法净心二岁净身

亦名:六法净心二岁净身 子题:二岁净身 羯磨疏·诸戒...

【佛教词典】废恶修善

(术语)止恶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谓散善。...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