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净界法师  2024/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看佛陀给的答案。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个美好滋味的时候,那个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那么,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怎么会显现在我的舌根呢?“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是因为我过去有这样的一种布施饮食的善业,所以假借这个饮食把这个善业的力量显现出来,让我感受到一个美好的滋味,是个人的循业发现。因为你善业还在。

当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吃什么东西都没有滋味。因为这个滋味是从哪里来?是从业力而来嘛!所以它只是个人的循业发现的假相,但是它的本质,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世间上的饮食,我们应该说它有无量味。你看福报大的人吃东西,它的味道特别美;我们福报比较差的,吃同样东西稍微差一点。

你不相信,你把这个面给饿鬼道吃,他吃得很痛苦。你看目犍连尊者,一个阿罗汉,在定中看到他的母亲堕到饿鬼道去,他也是去托美好的饮食给他母亲。他母亲把这个饮食放到她嘴巴,到喉咙地方的时候,变成一团猛火。怎么这个美好的饮食跑到您的嘴巴变猛火呢?因为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饮食不真实。

这饮食要是真实的饮食,那进入到她的嘴巴应该还是一样美好的饮食。因为它是虚妄相,所以目犍连尊者很紧张啊,去禀告佛陀。佛陀说,你要能够斋僧,一方面叫你妈妈忏悔。目犍连尊者就用他的物质供养大众师,一方面他妈妈忏悔,后来才把这个业转过来。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天鲁国的人民在海中抓住一只鸟。这个鸟非常漂亮,就像天上的凤凰一样。鲁国的国君非常喜欢这只海鸟,做了一个很大的笼子把它保护起来,每天要仆人为它搧扇子,而且把他宫中最美好的饮食、酒肉都盛给这个海鸟吃。结果三天以后这个海鸟死掉了。这国君说为什么?大臣说:“海鸟的饮食跟我们的饮食是不一样的。你拿我们美好的食物,对它来说刚好是毒药。”所以这个饮食是不真实的,每一个人循他的业去发现他个人的饮食,这个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所以你看,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食存五观?

你看你每天这样子念: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为成道业,方受此食。你这样念的时候,你产生惭愧心、感恩心。这种惭愧心、感恩心生起的时候,你再去吃饭,特别甜美,是这个道理。这个饮食,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它会变化。这个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9种超级素食

豆类,蛋白质与B族维生素的丰富来源。 同类食物:所有...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就算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20道美容养生素食汤

1、双莲百合圆肉汤 安神,健身,预防心悸失眠 材料:莲...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佛教词典】大寂定

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

【佛教词典】久修

指长期之修行。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大九·五九下)...

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这个打警策是考验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过了...

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萨曰:心行处灭,是诸佛常住真心。心行处有,是众生...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印光大师:遇到灾难病苦时念观音圣号

● 问: 如果遇到危险急难时,恐怕不能同时念诵各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