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妙莲老和尚  2020/03/17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经过一、二、三年才圆顶?就是希望你把世俗人的相、世俗人的行动转过来,更重要的,世俗人的习气要转。

否则你身披袈裟又怎样?俗气不除清,着袈裟亦不像出家人!拿个龙袍给你穿也不像个大皇帝,坐在龙椅上也受不了万民的三跪九叩首。

佛陀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福慧具足、相好庄严要度人就容易了。佛陀在世时,他用不着说法,只是威仪齐整、动止安详地那么走一趟,那种相好就把众生摄住了!未说法就摄受人了,再一开口谁不听从?而且佛陀说法具有八种微妙之音呢!你看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迦陵频伽说法之音啊!

所以说话言辞要清爽、柔和,相好、音声都重要;你这些没有,就算当了大法师,好像白玉中有了瑕疵,这就不圆满了,所以我们该好好地培养自己啊!

那如何种福慧、如何修相好?就是好事要随喜,千万不要生嫉妒心,更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

有的人好事不但不能随喜,还要挑人家的毛病,那怎么会有福慧?相又怎么会好?别人有毛病,你发一个慈悲心指点他、帮忙他,不要躲在背后说是非,把佛事破坏,于自己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是非分明,有正义感,那很好,请你就以正义之心来令大家互相协助。你以正义来勉励人家,人家也不会对你起反感;你反而带一个嫉妒人的心情,好像要找人的麻烦,那人家怎么接受你?

做人要做好、做事要做好,这样才能培养福慧,切忌嫉妒人家好事,损自己福报!相好又是怎么种的?出家人是不帮人看相算命,这都是邪命。

虽不谈相,但不是就没有相喔!如果没有相,佛陀为什么还要百劫种相好?世间人都知道相随运转、运由心生;一个人相虽好,可是起了坏心,相就转坏了;反过来讲,相虽不好,但发善心、做了阴德事,相就转好了。

好相是操在我们自己,心好,相就转好;现前只要你心里一欢喜,面孔马上有笑容,你的相多么好看!马上不高兴、心里瞋恨,脸拉下来,那样子好像同人家有多大的仇恨!

这相貌你想想!多么令人厌恶!不要说人看了会怕,连鸟雀看了都吓得飞掉了!鬼看了也怕!人一动瞋恨,血液中就有毒,这样身体怎么会好?不必转世,这一世你的相就坏了!何必自己伤害自己?何苦要做自己的敌人!

有的人相本来是好,怎么搞坏了?心坏了嘛!大家注意听!为什么相会不好?嫉妒心、障碍人家好事;这是自己亏心的地方,没有了营养分,相貌怎么会好?心里要保持和善,不要有无明、贡高,嫉妒他人为佛教发心办事!

自己无福无慧都可怜死了、惭愧都来不及了,为什么还要无明、贡高?业习就这样重吗?

人家好你随喜赞叹、协助,首先自己的心情就安乐自在了嘛!无故地嫉妒、瞋恚,你嫉妒他,他就坏了吗?不是喔!那是你自己苦恼啊!菩萨们!修心先要修“行”-行为端正保养善心。

如果你前生少福少慧、恶业障深重,当然今世相就不好,但修行可以补相,修行能使颜色好、气色好。你就算相好,还要气色好喔!气色不好,这个相好还是不圆满。

修心补相,心一有正思惟,就有正行改恶修善,相就会好;好像植物得到了肥料,怎么不一天天高大、开花结果?

肥料若不充足,就是开了花,花掉下来;结了果,果也是掉下来——瘦瘦黄黄的果不成熟就掉下来,即使成熟了也没人吃,果子不甜啊!恶业障也是如此!

一理通万事,要庄严相好,还须修忍辱波罗蜜。忍者无瞋嘛!人平时不但无瞋还能欢喜,那面相多好看!你喜看怪人吗?不喜欢!那你就要改革行为了。

人生在世,笑脸常开能化解好多是非。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怎样对你误会、怒气冲冲地想来打你,只要向他笑笑、陪个不是:“我错啦!”那天大的事都能解决。

“忍一句烟消云散,退一步海阔天空”,佛弟子嘛!确实要信受奉行。尤其我们想要化度众生,第一点不能同众生结怨,你同他结怨就没办法化度他,多可惜?

世间斗争的事情都是大家没有忍辱波罗蜜,以瞋报瞋,这不是解怨之道。忍一句,自己安乐,又免得对方造罪业。我们没办法令人家好,总不能令人家因我们而来造恶。这就是忍辱波罗蜜,自安乐,尤要令他人安乐。

寒山问拾得:“有人来打我、骂我,怎么办呢?”“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你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你想没烦恼吗?想没烦恼就要退让。

一有烦恼,道心、道业都受障碍,烦恼就是是非的根;常时这么烦恼,心里就有大病,那身体就弄坏了!忍辱得相好,慈悲是佛种;但是于此要注意啊!这是不能用凡情的,这一点我们自己要先做好才安乐自在!

希望你们到了这里,能修随喜、慈悲、忍辱之法,每人都相好圆满、得大自在!佛心是常自在,凡情常有烦恼,所以我们要转凡情才能常恒自在。愿诸大众自求多福!

经云:“诸法得成于忍”,不忍则诸事难和合,我们为了成就一切众生成佛道,故必要忍耐、谨慎奉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四十八大愿——(第4愿)形色无有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愚夫愚妇没做利他之事,为何也能往生

问: 《净土圣贤录》中的许多事例,愚夫愚妇等念佛,并...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

省庵大师谈做善事与念佛的关系

与茅静远居士书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过访居士,适遇他...

如何能得福最快,所愿速成

问: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

楞严经里是如何对治妄想的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佛教词典】翅舍钦婆罗

梵名 Ke?akambala。又作系奓钦婆罗。意译为发衣。十外...

【佛教词典】空相

空相者,谓若于是处此非有,由此理正观为空,若于是处...

【视频】慧律法师《寻好风水以求福运,有如蒸沙做饭》

慧律法师《寻好风水以求福运,有如蒸沙做饭》

【视频】慧律法师《圆觉经》经前提示

慧律法师《圆觉经》经前提示

【视频】楞严咒咒心(净界法师21遍念诵)

楞严咒咒心(净界法师21遍念诵)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从修道的人来说,日日是好日,天天在过年,也天天不过...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