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净界法师  2020/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法你就很清楚了。

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其无性缘生,故念名满腔是名,念利满腔是利,乃至昼所为,夜所梦,无不趋归于一念之专注,而十界升沉,从此出矣。惟其缘生无性,故炽然造集善恶之时,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然设向此了不可得处坐定,则堕无为深坑,不能证法界无障碍体,不能起法界无障碍用。故须念佛求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圆顿法门。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

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傥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生窠臼。

故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蕅益大师)

总标:“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

首先在“一心三观”的基础上,在一念心中提起“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天台宗的禅观,就是你必须把心带回家,去找到你的内道场。我们这一念心的修学,是要假借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外在的六尘来修学,这样难免有“心外求法”的情况。

但以天台宗来讲,是要你找到你的现前一念心性,就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这现前一念心性便是我们修学的道场。道场在哪里?就在我们一念清净的自性中。在你本性当中,生起     二种的观照智慧:一、无性缘生,二、缘生无性。

第一、从它的修学次第,我们应先注意第二句话“缘生无性”:我们这一念心性它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相状,好比说有杂染的相状,或者清净的相状,这些都是因缘所生,从本性来观察是“自性空”。所以“空观”是照了诸法的本体,就是观察“缘起性空”、观察自性空,这叫做“从假入空”。

第二、“无性缘生”是“从空出假”:在毕竟空当中,我们念头一动,就显现染净的相状出来,我们忆佛、念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在我们的心中显现;我们忆念杀盗淫妄的相状,三恶道的因缘就在我们心中显现。所以在无性的自性空当中,当你因缘具足了,它就会显现十法界染净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在“自性空”当中,又同时具足“因缘有”。因此空假中三观,它修学的依止点,就在一念心中具足三种观照的智慧,叫“一心三观”。

那诸位会问,“中观”呢?中观就是“调整”;如果你想要“从假入空”,你应该观“缘生无性”加强空性的智慧,来调伏我们的爱取烦恼;如果你觉得很沉闷,你就加强假观,提起忆佛、念佛的思考,偏重在“无性缘生”,把净土的印象在心中加强。在空、假之中相互的调整,就是“中观”;“中观”就是“空、假”的平衡,随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

其实“空、假、中”三观就包含了“禅净双修”。我们讲“观一切缘生无性”,自性空是比较偏重在“禅”这一部分,禅观比较偏重在“空性”;忆佛、念佛就比较偏重在“假观”。“禅净双修”它们所依止的就是我们内在的道场,所谓“现前一念心性”。

这是总标,下一段文把“空、假”二观再作详细的说明。

《禅净双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所有显现皆是识神所变现,切不可认以为真

古人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好...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佛教词典】无表色

【无表色】 指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

【佛教词典】对治作意

【对治作意】 p1291 如四种作意中说。 二解 如五种正除...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

疾病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妄念或恶业。所以说...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梦参老和尚: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